岭南文化地理.pptVIP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岭南宗教文化概述 宗教是构成岭南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岭南历史上曾有过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的传播,并且在中国宗教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佛教 5. 明代,岭南理学盛行。按理学本源于禅,禅理相通。理学之盛行,为佛教的兴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明英宗时,名僧慧显于清远峡山寺弘化,参契之徒闻风而至。 二、宗派 三、寺院 道教 一、发展概况 二、宫 观 伊斯兰教 一、 发展概况 广州怀圣寺是伊斯兰教自海外传入中国时最早兴建的清真寺,为广州伊斯兰教徒的宗教活动场所。该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相传为阿拉伯传教士阿布·宛葛士所建。 天主教 一、 发展概况 二、 教会组织 三、 广州圣心大 教 堂 基督教 一、 发展概况 二、 宗派和组织 * * 一、发展概况 1.岭南具体何时始有佛教,已很难查考 ,但至少在东汉时,交州佛教已颇为兴盛。 2.隋、唐两代,岭南仍是佛教兴盛的地区。 隋代,岭南高僧较著名者有慧越 唐代,为岭南佛教的鼎盛时期,其突出的表现是惠能南派禅宗的创立及其广泛的传播。 3.延至五代,南汉统治者推崇佛教,岭南佛教之盛不亚于前代。南汉王朝以兴王府(广州)为中心,建有上应二十八星宿的28座佛寺。 4.至宋代,岭南佛教逊于前朝,可谓盛极难继。禅派南宗力主顿悟,这固然可以使佛教通俗化即在民众中得以广泛传播,佛教思想更深入民间,但同时也削弱了寺院佛教。 6.从明天启至清康熙中,为岭南佛教继唐五代后的又一兴盛时期。而康熙中叶以后,各地寺庙寺产多被侵夺,失去经济支柱,佛徒备受官府欺压,加之新学兴起,西教东渐,对佛教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佛教遂趋于式微。直到民国初期,各地寺庙大多荒废不修,或被占作他用,寺僧四散,即广州五大丛林光孝、海幢、华林、大佛、长寿等,亦无一完全,僧人减少,所余之寺僧,亦多为念佛修禅和应众做法事,少有研习佛典者。 7.至民国6年,粤中名士潘达微等延请浙东名僧太虚南游广东,于广州东园为南迁国会议员开席讲法,既得政界支持,由是敬信佛教者渐多。 岭南地区历史上,主要有禅宗、净土宗、律宗、密宗等宗派活动,其中以禅、净两宗影响最大。 自佛教传入岭南后,岭南地区历朝均有兴建佛教寺院,每一州县,均有大小不等的寺院。 著名的有广州之光孝寺、华林寺、海幢寺、大佛寺、长寿寺、六榕寺,番禺之海云寺,肇庆的庆云寺,韶关之南华寺,仁化之别传寺,源之云门寺,罗浮山之华首台,潮州之开元寺,潮阳之灵山寺,海康之天宁寺等。 1.岭南地区早期的道教著名人物主要有东晋的郑隐、鲍靓和葛洪。葛洪则更是魏晋以来神仙道教最杰出的代表和集大成的理论家。 2.东晋时期,道教的五斗米道也曾在岭南有过活动。元兴三年(404年),奉五斗术道的道士卢循率孙恩败后之余众攻入广州,在广州活动达七年之久,对岭南地区五斗米道的传播起了一定作用。 3.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浙江天台道教大炼师张伯端开创以修命为主的炼养一派,为丹鼎派之南宗。 4.元代,全真派邱处机受元太祖器重,全真道盛极一时,岭南亦受影响。然全真教不尚符箓、不事烧炼,在道教南宗影响较大的岭南势力有限。 5. 明代,全真道因不受统治者的重视而沉寂,而正一道在历代帝王的崇信下较为活跃。 6.清代,朝廷对全真道实行保护政策,全真道各派尤其龙门派呈中兴之势。 7.清末及民国,岭南道教走向衰落。 道教自传入岭南后,先后均兴建有道教官观,其中以博罗县罗浮山和岭南文化中心的广州所建道教宫观最多,成为岭南道教的重地。较为著名的有广州的三元宫、纯阳观、应元宫、元妙观、碧虚观、修元精舍,罗浮山的冲虚观、酥醪观、九天观、白鹤观、黄龙观,西樵山的云泉仙馆等。至四十年代末,广东全省尚存道教宫观20余座。其中。又以罗浮山冲虚观、广州三元宫最为著名。 1.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以广州一地为最早川寸为隋唐时期。其时,因广州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港口,外商云集,尤以波斯、大食商人为多。波斯、大食信奉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就是由这些商人传入广州的。 2.唐代,岭南除了广州有不少大食、波斯人外,海南岛的振州亦有不少大食、波斯商人。大量番客聚居于振州,形成岭南地区的又一伊斯兰教文化聚落。 3.唐末,黄巢兵进广州,番客被杀死无数,广州的伊斯兰教一度衰落。 4.宋代,中国的对外贸易更加发达,广州的番客更多,番坊一如唐制。广州之伊斯兰教较唐代为盛。 5.宋、元两朝,海南岛振州沿海地区的番客陆续增多,其来源除了因海难被迫居留的波斯、大食商人外,还有不少因避战乱或出海作业为台风所逼从占城移居而来的,这些人是唐代时大食内乱由大食移居占城的。他们都是伊斯兰教的信徒。 6.明清时期,岭南地区回族穆斯林之人数已难考证。但据肇庆回民前辈的追忆,清初,肇庆回族穆斯林人口达2000余人。广州之回族穆斯

文档评论(0)

wxc66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