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实践与变迁.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管理 实践与变迁 第一部分:从大一统说起 十五英寸等雨量线 这是北方游牧民族和汉族农业人口的分界线。 此线西北的地区,因降雨稀少,在当时技术条件下,无法种植农作物,其居民为游牧民族。 每逢旱灾造成畜牧业减产,游牧民族就要南下劫掠汉族的农作物。 因此,中原地区有统一防务的需要。 黄河问题 由于中国古代发达地区集中在黄河流域,黄河对于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华夏民族有极强的影响。同时黄河又是一条易旱易涝的河流(黄河含沙量曾经达到46%,亚马逊河最高为12%)。 “以邻为壑”的小国治黄策略以及“东周欲为稻,西周不下水”的水资源分配。 大禹因为治水成功而成为舜的接班人,而《孟子》一书中11次提及治水问题,黄河问题对中原的影响可见一斑。而面对各国均兴修水利设施均是损人利己的情况,孟子给出的答案是天下之“定于一”。 即:一个处于黄河上游的中央对于治黄问题进行统一的指挥和调度。唯有强有力的大一统国家才能做到这点。 资料来源: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邦国和帝国的行政架构 所有权与治理权 晚唐到五代十国时期,各地割据的军阀,因为拥有实质上的世袭权力,实际上兼有所辖地区的治理权与所有权。所以他自身及其家族都与本地休戚相关,不论是赋税还是发展都能依照当地实情来进行规划和实施。因此中国的区域经济在这一时期,反而较盛唐时期又产生了新的推动力。 但是,由于各割据政权无法协调和统一,中原政权无法抵挡半游牧民族的大举入侵。在石敬塘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之后,汉族持续了400年的弱势。 集权与分权 适用于一地的方法不一定适用于全国。 王安石在出任宰相全面推行新法以来,曾经在地方出任县令,他在当地推行青苗法,结果取得了公私两便的成果。然而在青苗法在全国推行的时候,有些州县为了完成青苗钱的发放额度,强令不需要借贷的农户借贷,并索取利息,使得新法备受指责;而依据实际情况,没有足额发放青苗钱的地方官,则被中央认为是有意阻挠新法。 变法失败的原因,归根结底是因为在当时的统计、丈量等技术条件下中央无法详细了解各地的特点,也无力对于地方官的授权与控制,得出一个准确的程度。 技术与集权——困扰中国两千年的矛盾 法、道、儒三派的基本解决方法 第二部分 法、道、儒的管理实践 我国的大部分管理思想均包含在起源于先秦时期的哲学思想中,比较大的流派是儒、墨、道、法、阴阳、兵、农等流派。其中在国家管理中有过较大体现的是儒、道、法三家。本文就以儒、道、法三家的管理哲学为对象,探讨有关管理思想与管理环境、组织目标的关系。 问题 (1)为什么在战国时期各国纷纷采用法家的措施进行变法? (2)秦国采用了法家措施成功统一全国之后,为什么会二世而亡? (3)汉代的治理为什么会出现由道家向“儒法合流”的方向转变? (4)为什么创立为万世经典的儒家学派的孔子却不能在春秋时期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国家管理环境由何种因素构成 (1)国家资源:主要包括人口和土地 (2)内聚力:主要受到外部竞争性、内部文化认同性的影响。 (3)信息的通畅程度:主要受疆域大小和治理集团内沟通状况的影响; (4)以君主为核心的治理集团的能力; (5)治理目标的难度:主要包括治理标准的复杂程度、实现目标的时效性要求及目前差距。 (6)自然环境 第一阶段 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的主要特点: (1)国家资源因国家疆域和人口而异,秦国强; (2)外部竞争性极强,内聚力强; (3)因为疆域较小,信息通畅状况良好; (4)治理能力因国而异,秦国强; (5)目标单一,即增强军事实力以保证战胜敌国或生存,但时间紧迫。 秦国的管理思想选择——法家 法家的主要管理行为特征: (1)集权,决策权绝大部分在中央,在统一之后废除分封,设置郡县,使得地方直接受中央管辖。 (2)法律极其严苛,在秦兵器生产和农牧业的相关法律有很强的体现。 (3)积累大量的国家财富以供支配,所以赋税甚重,要求在短期内迅速扩充军力(士兵和军资); (4)在人员使用上推崇极端的功利主义,尚能; (5)通过法律的形式,将君主的权威绝对化,采用专制式的领导模式。 秦法家管理实例 以500万的人口供养100万的军队,仅仅灭楚战争中就消耗粮食50万吨。 “播种的时候,水稻种子每亩用二又三分之二斗;谷子和麦子用一斗;小豆三分之二斗;大豆半斗。如果土地肥沃,每亩撒的种子可以适当减少一些。” “各县对牛的数量要严加登记。如果由于饲养不当,一年死三头牛以上,养牛的人有罪,主管牛的官吏要惩罚,县丞和县令也有罪。如果一个人负责喂养十头成年母牛,其中的六头不生小牛的话,饲养牛的人就有罪。相关人员也要受到不同程度的惩处。” 商鞅规定:秦国的士兵只要斩获敌人

文档评论(0)

wxc66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