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录 复合电沉积 碳纳米管增强镍基镀层的制备 纳米复合电沉积 在电镀液中加入一种或数种不溶性的固体微粒、惰性颗粒、纤维等(如陶瓷粉末、有机颗粒,如SiC、ZrO2、Al3O2、Cr3O2、(CF)n、PTFE)均匀地夹杂到金属沉积层中使其与主体金属共沉积在基材上,从而获得具有耐磨、耐蚀、减摩等功能的复合镀层。其主要成分为通过阴极还原得到的基质金属(由其形成均匀连续相)与不溶性固体微粒(不连续地分散在基质金属中),具备基质金属与不溶性固体微粒的综合性能。 碳纳米管增强镍基镀层 实验方案 实验主要材料和设备 电镀液的组成(瓦特型) 镀前处理 电极前处理 CNTs前处理 镀前除油 化学除油剂配方 注:单位 g/L ;温度 50~60 ℃;时间:10~15 min 表面活性剂 十二烷基硫酸钠(CH3(CH2)11SO4Na)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H3(CH2)15(CH3)3NBr) CNTs前处理 锥形磨研磨 实验参数 CNTs浓度:0.3 g/L; 电镀温度:55 ℃ ; PH值:3.5~4.5; 电流密度:4 A/dm2 电镀时间:1 h · * 碳纳米管增强镍基复合镀层的制备 报告人:谷洋 电沉积定义 将电镀槽中的待镀金属制品作为阴极与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另一电极作为阳极与电源的正极连接,这时便有直流电通过电解液,而电解液中的金属离子在待镀的制品表面上阴极还原生成金属覆盖层。 镍镀层 力学性能、抗氧化、耐腐蚀 纳米材料之王,具有不寻常的机械性能、电学、光学和磁学性能 CNTs ? 作为金属表面上的复合镀层,可获得超强的耐磨性和自润滑性,且复合镀层具有高的热稳定性和耐蚀性。 电极 电镀液 电源 阳极(99.8%镍片) 阴极(纯铜片) 脉冲电源 CNTs 选用多壁纳米碳管,直径10︿20 nm,长度5︿15μm 0.1-0.6 g/L 45 g/L 35 g/L 280 g/L 十二烷基硫酸钠 硼酸 氯化镍 硫酸镍 化学除油 热水清洗 强浸蚀 冷水清洗 有机溶剂除油 弱浸蚀 清洗 快速入槽 配方 洗去Na2SiO3 硫酸 无水乙醇 3%~5%盐酸或硫酸 1~3 5~10 40~60 20~30 30~50 吐温20 (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脂) Na2SiO3 Na3PO4.12H2O Na2CO3 NaOH 浓硝酸与浓硫酸的浸泡液中回流 6 h 去离子水洗至中性 用少量去离子水润滑CNTs并用玻璃棒将团聚在一起的大块CNTs碾碎 超声分散30min CNTs加入镀液 超声分散30min 一种说法是力学作用,同时阴极电流效率和镀液的微观分散能 力也是重要因素,搅拌使镀液中微粒分散,使微粒与阴极接触,微 粒停留在阴极表面,可使电沉积金属嵌入镀层。 另一种说法,带电的微粒在电场作用下的电泳迁移速度是微 粒进入复合镀层的关键因素。 两步吸附机理: 第一步:弱吸附 第二步:强吸附 总之,纳米微粒之所以能进入镀层,是微 粒与镀液的流体动力场、电场、浓度场以及金 属晶体的生长面之间的极其复杂作用的结果。 thank for your attentio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