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历史论文1
设置悬念、创造情景、采用电教媒体提高学习兴趣
历史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对于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意识教育,提高学生自身素质,树立崇高目标,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然而初中历史教学,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把历史可看作“豆芽儿学科”,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加之文字学科的学习比较抽象,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和厌烦。这些都给初中历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课堂教学怎样避免或消除不良因素的干挠和影响?通过实践证明只要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得当一定能消除不利因素。下面就结合自己在讲授《中国现代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谈一点心得与体会。
一、设置悬念,导入新课,吸引学生注意力
著名评书艺术家单田芳说书时,每当故事情节发展到紧张激烈的高涨或矛盾冲突到剑拔驽张的关键时刻,突然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来吊你胃口,逼着你非听下去不可。这种方法在中国古典章回小说里常用,称之为“悬念”设置。同样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也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激发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经过课间活动,学生的思维停留在亢奋状态。如何在上课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是提高45分钟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而且学生学习情绪是否高涨,也取决于能否控制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这时设置悬念,就成为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诱因。如在讲授《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国共联合抗日》一节时,在讲授“七七事变”后,讲到国民政府的正面战场时,我设置了这样的悬念:①淞沪会战最终失败了,原因何在?②平型关大捷大败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胜利的原因何在?③台儿庄战役胜利的原因又何在?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并思考,这样使学生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教学中来,并积极思考,努力探索,寻找适当的答案。
不仅如此,悬念还可以设置在知识的重点、难点之处。45分钟的教学,要使学生注意力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确实不易。“研究表明,经过10-20分钟的注意起伏,便会导致注意不随意地离开客体,教师讲课时每隔10-15分钟使学生转换一下不同种类的活动,这样有助于学生注意的稳定”。因此,我还在知识的重难点处设置悬念,这样既引起学生重视,还消除了由于被动思维带来的疲劳感觉。如在学习“红军长征,遵义会议的召开”时,我讲到: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迫使红军战略大转移,损失惨重,那么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呢?这样就自然而然的过渡到下一环节讲授,也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总之,悬念的设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技巧,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把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积极性。实践证明能课堂上巧设悬念是提高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措施
二、在情境模拟中体验历史、在角色扮演中体验历史
在讲授中国现代史时,我总是精心创设与模拟历史情境,让学生通过活动把声、色、形作用于自身感官,通过接受多种信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热情,把学生引入知识的殿堂,使学生跨越时空、地域的鸿沟,犹如身临其境,拨动学生的情感,从而对历史产生真切的体验与感悟。如在学习港澳回归“一国两制”有关内容时,我先放了段香港回归升旗录像,让学生再度体验一下那激动人心的情景,回顾完港澳回归后,同学们共同探讨了“一国两制”的有关问题。然后我展示国民党元老于右任身居台湾思念故乡,在辞死前两年写下的诗句“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让学生齐读,体味其中滋味。短短几分钟,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结和渴望、期盼祖国统一的神圣使命感和责任感。不少同学还就台湾统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通过这段学习,学生接受了情感教育的洗礼,有情入史、由史生理,,道德品质和心理品的得到了熏陶和培养。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使学生走进历史,感悟历史,更深刻地了解历史,更准确地评价历史。如在讲授《西安事变》时,我让学生自我推荐扮演其中的各个角色,让学生再现一场事变的全过程。从而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通过模拟历史场景,身临其境,与历史、与社会共呼吸、共命运,自然而然地产生情感体验。
三、巧用电教媒体优化历史教学
采用电教媒体消除不良因素的干挠、促进历史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取得理想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如在讲授中国现代史《蒋家王朝的覆灭》一文开始前,我播放一曲威武雄壮的战歌:谁能阻挡/谁能阻挡那黄河的万里奔流/谁能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百万大军向前进攻/那万恶的蒋匪帮、封建和独裁一起灭亡。同时配以一组解放战争胜利的投影片去渲染课堂气氛,令学生在这雄壮的歌声中,精神振奋、思绪激昂,在回荡的歌声中,学生看到了15岁的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毫不畏惧的浩然正气,看到了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伟岸英姿,看到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英雄气概,看到了五星红旗飘上总统府的胜利凯旋……在学生思绪激荡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