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巧用插图活化复习
巧用插图 活化复习
---浅谈课本插图在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教学中的运用
岳阳县三中地理组 刘亚雄
摘要:自从新课程改革浪潮的不断深入,以及地理试卷中“无图不成题”的特点,课本插图的在教学中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在地理教学中如何运用课本插图,才能达到活化课堂教学。
关键词:巧用 活化 插图
自从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插图”就成为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本插图和正文,阅读材料,活动等内容相得益彰,使教材图文并茂,增强课本的可读性和说服力。前苏联著名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把画片带进教室,就是哑子也会说话了。”由此可见,地理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插图”,加强和改进插图教学,引导学生从读图中掌握地理知识,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发展观察、思维和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多种素质。近年来,笔者经常运用课本“插图”进行第一轮复习教学,深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也比较明显。而且,综观近几年各省高考卷可以发现,存在某些省份高考卷中以课本插图为材料进行高考题的设置,例如:2004年江苏卷中就以高中《地理》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节“海水温度和盐度”中的“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随纬度的变化”图为材料,设置了三道选择题。如果在复习中教师能够细致分析这幅图,笔者认为,学生在考试中就会很容易选出正确答案。
从形式上看,地理教材中的插图可分为地图(地理事物和现象分布图)、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漫画和史料图等几类,它们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各有侧重。那么,课堂上如何巧用课本插图,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图文并释,相辅相成
众所周知,地图被誉为地理的“第二语言”,它与文字相辅相成。插图印证文字内容,文字描述插图。对课本插图的分析,也就是对地理文字知识的传授过程,掌握了插图知识就能更好地理解教材的文字内容,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把地理知识落实在地图上。例如,在学习高中地理必修三的第一章第一节的“地理环境差异对地理区域发展的影响”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充分利用课本插图(见下图);
通过以上两幅图,教师可指导同学读图,挖掘图中的信息,主要从长江三角洲平原和松嫩平原的地理位置(主要为经纬度位置)入手,进而得出气候、土地等方面的差异,再结合课本文字加以解释,从而使明白两地在农业发展方面存在的差异,最终回归课本,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环境差异对地理区域发展的影响。
二、以图提问,通俗易懂
课本插图是课文的再现和补充,利用图片提问能起到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如讲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时, 教师可以展示田纳西河流域电站分布图、气候和地形图(见下图)
借助以上三幅图,可以提出问题:仔细观察图3.24,TVA为什么要在该流域建许多水电站?提示学生结合该地区的气候和地形图分析,由此可得出该流域建许多水电站的目的,然后顺势提问:建水电站之前之后该流域的航运条件会发生怎样的变化?通过以图提问,学生更能理解TVA对该流域开发时是如何因地制宜采取措施的,进而更能帮助学生将这部分知识深刻领悟并熟练运用到其他类似地方。
三、适时读图,释疑解难
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原理性,规律性较强的内容,有时利用课本插图可以在教学中收到释疑解难,帮助理解与记忆的作用。如讲产业转移可促进区域产业分工和合作时,学生会较难理解。教师可指导学生读产业典型产品周期示意图和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图(见下图)。
先解读以上两张图,针对插图教师可提出几个问题:①根据图5.13所示,处在销售量最大的时期,说明该产业处在什么阶段?②处在该阶段的普及率怎样?③根据物以稀为贵的原理,如此的普及率的情况下,企业的利润怎样?④为此发达国家会将该产业如何以及重点发展怎样的产业?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得产业形成了国际分工和合作了。⑤根据图5.14所示信息,经济活动不同,其获取的利润也不同,所以,对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各国家而言,自己的优势也各不相同,为此其所能完成的经济活动类型也不同,从而可以看出,同一产品的生产过程也能促使产业的国际分工和合作。通过这种图问循序善诱的教学方式,学生更能体会各个国家由于经济水平存在差异,可根据自己的实力发展处于不同阶段的产业和同一产品生产的不同环节,从而使各国之间形成产业和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和合作。同时也令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理解和记忆深刻。
四、课前借图,激发兴趣
在讲“巴西”一课时,先引导学生读彩图“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然后提问:“具有世界一流的足球队,喜欢跳桑巴舞的国家,大家知道是哪个国家吗?” 从而进入新课的学习。又如在学习“世界人种”时,通过阅读课本彩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外研版(新教材)三年级上册英语Unit 4《Fun with numbers》全单元教学课件(三起).pptx
- 经典儿童绘本蚯蚓的日记已整理可直接小册子打印推荐读物儿童文学.pdf
- 新经典日语 第3册 第2課 日本人の配慮.pptx
- 业务连续性保障实施方案.docx VIP
- 基于solidworks鼓式制动器的设计与仿真.docx
-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024年春季修订).pdf
- 西南18J412 阳台 外廊 楼梯栏杆.pdf
- 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国标版).docx
- 石化项目工程监理规划(范本)(最新整理).doc VIP
- 基于plc的奶牛智能饲喂系统.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