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我对大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哲学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对大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哲学思考

对大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哲学思考 [摘要]对于沉迷网络的大学生, 我们应充分认清问题的本质。首先知道网络对我们学生的正面影响,同时认清负面消极影响。在认识到的同时,要做出相应的对策去帮助沉迷于网络的大学生! [关键词] 互联网;大学生;影响;对策。 我国于1994年3月被获准成为国际互联网成员,1995年开通互联网,其后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在1998年,我国只有210万用户,到2001年底已升至3370万。截止日期为2006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总人数已达1.37亿人,其中18—24岁的上网网民为上网总人数的35.2%,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为49.1%。而在笔者于2007年9月开展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在高校大学生的个人电脑配备率已达45%,其中大一的占34.56%,大二的占69.73%,其中男生多于女生,高年级多于低年级。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上网的经历,大多数学生接触网络的时间在1-3年,从不同性别间的差异来看,男生接触网络的时间要比女生长,从年级差异来看,随着年级的增长,网龄增大,而且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对上网时间不能进行控制。 网络可以开阔大学生视野,帮助他们了解更多的未知领域,掌握大量的需求信息和网络资源,促进学业的发展。此外,由于互联网信息量大、交流速度快,不但成为大学生寻求知识的主要手段,而且进一步拓展了大学生教育的空间。如借助网络虚拟空间,开展广泛的对外交流。利用网上BIBS、聊天室等方便快捷的渠道发布信息,在网上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并可在较广泛的范围内与同龄人对话,与社会各方面的成功人士对话。这些都有助于大学生思想和心理的社会化。同时,由于网络交流的匿名性,可以使一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词的大学生在网上与其他人交流,加强彼此间的沟通了解。但是,互联网给大学生带来生活、学习的便利的同时,也对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方面都会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一)影响大学生的学业和身心健康   互联网上不但信息量多,而且传播速度很快,更新也十分频繁,所以,高职院校大学生在感受网络快速生活节奏的同时,也很容易沉迷其中,最终影响学业和心理健康。一方面,互联网以其自由、开放、无序管理,让黄色内容在网上大行其道,致使部分大学生受到这些色情信息的影响。为了寻找感官上的刺激,个别大学生整天泡吧,有些甚至开始沉湎谈恋爱、偷吃“禁果”,造成贻害无穷的后果,影响前途。另一方面,网上五花八门、无奇不有,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很大,使得部分在学生流连忘返,毫无节制地浪费时间和精力,甚至通宵达旦地上网,以致荒废学业;有的高职大学生上网时精神亢奋,下网后精神倦怠。有的学生参与网上聊天、网上交友、网上邀游,乐此不疲,终日沉溺于网络世界,情迷意乱,从而脱离班集体和宿舍同学,独来独往,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孤僻、冷漠、情感缺乏等症状,引起心理的失常、人格的异化。在笔者对本校上网学生的调查显示,有54.8%的学生认为网上交友会或多或少与现实中人际关系产生冲突,其中有19.8%的学生认为会对现实中的人际关系产生很大的影响。现实生活中的失意者往往通过网络寻求理解,寻找归属感和成就感。他们将更多的感情投诸于“虚幻世界”,从而导致情感失衡,甚至引发心理问题。   (二)在一定程度上相对地导致大学生的社交能力退化   互联网交友是当今的时尚,互联网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改变了传统的交往方式,人们很容易在互联网的虚拟环境中交到各种朋友,使人们在互联网中得到情感满足。但当高职院校大学生迷恋于虚拟社会中的交流时,必然会忽视掉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从而降低了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交往能力,网上交友高手也许是现实中有社会交往障碍的人。   (三)导致大学生易患各种网络综合症,沉迷于网络而无法自拔 北京大学生钱铭怡教授对大学生抽测的结果表明,大学生中存在6.4%的网络成瘾者。这些大学生一般主要使用聊天室、网络游戏等在网上花费大量的时间,他们很少参与现实生活中的社会活动,借网络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他们对网络有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上网时感到心理满足和快感、精神极度亢奋,下网后精神萎靡、感觉不快;上网时间过多导致情绪波动异常、抑郁和焦虑,倾向于否认过度上网给自己造成的损害,而现实生活和学习的不如意又无法逃避,导致他们精神压力过大,甚至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二、对策?   1.大力增强教育主体的教育能力,搭建良好的沟通教育平台?   当代大学生拥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因此不能一味采用说教的方式。事实上,在沉迷网络的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在少年时期受到不科学的教育,基本的倾诉、兴趣等需求得不到满足,所以才转向网络寻求新的“自我”,并沉迷其中的。因此,教育主体应该加强对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的学习,反省过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