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课件》小学语文湘教版六年级下册.ppt

《《掩耳盗铃》课件》小学语文湘教版六年级下册.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掩耳盗铃》课件》小学语文湘教版六年级下册

二、【合作探究】品读课文,小组交流、理解感悟 1、读课文,交流重点句的意思。 ③“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 二、【合作探究】品读课文,小组交流、理解感悟 1、读课文,交流重点句的意思。 ④“夫不可陷这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所以说,不能被刺破的盾和没有刺不破盾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 二、【合作探究】品读课文,小组交流、理解感悟 2、走进故事情节,剖析课文内容。 ①楚人是如何夸自己的矛和盾的? 他的盾非常坚固,什么东西都刺不进去,他的矛锋利极了,什么东西都能刺。 二、【合作探究】品读课文,小组交流、理解感悟 2、走进故事情节,剖析课文内容。 ②那个楚国人听了别人问他的话,为什么“弗能应也”? 因为不能被刺破的盾和没有刺不破盾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二、【合作探究】品读课文,小组交流、理解感悟 3、你怎样理解“自相矛盾”这个成语?这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言过其实。 4、分角色演一演这则寓言故事,加深理解。 三、【拓展延伸】在生活中,我们遇到过“自相矛盾”的情况吗?用现代话把故事内容写出来。 自相矛盾的例子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一个学生对老师说:“我有一个伟大的理想。”老师听罢惊奇地问:“什么?你想用什么器皿来放置这种万能的 溶液呢?它不是可以溶解一切器皿吗?”学生无言以对。 四、【巩固提升】 1、根据意思写成语。 ①“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 ②“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 ③“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 自相矛盾 掩耳盗铃 亡羊补牢 四、【巩固提升】 2、选择成语填空。 A 掩耳盗铃 B 亡羊补牢 C 拔苗助长 ①现在许多家长望子成龙,不顾孩子实际,让孩子学这学那,这真是( )! ②我发现了自己的错误,赶紧改正,还算( )吧 ③有的同学做练习册的题目,照抄后面的答案,这不是( ),自欺欺人吗? 拔苗助长 亡羊补牢 掩耳盗铃 参考资料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 亦称《吕览》。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杂家代表著作。全书二十六卷,内分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兼及名、法、墨、农及阴阳家言。汇合先秦各派学说,为当时秦国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思想武器。议论中引证许多古史旧闻和有关天文、历数、音律等方面知识。《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四篇保存了先秦农学的片段。有东汉高诱注和清毕沅《吕氏春秋新校正》等。 《韩非子》 《韩非子》 书名。集先秦法家学说大成的代表作。韩非是战国末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死后,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学说的文章编成。共五十五篇,二十卷。提出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主张。重要的有《孤愤》、《解老》、《喻老》、《难势》、《问田》、《定法》、《五蠹》、《显学》等篇。有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和今人梁启雄《韩非子浅释》等注解本。 14、寓言两则 主讲老师: 【知识链接】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寓言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蕴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寓”有“寄托”的意思,最早见于《庄子·寓言》篇。 (简而言之:通过短小的故事,表达深刻的道理)如:守株待兔,亡羊补牢…… 第二课时《自相矛盾》 第一课时《掩耳盗铃》 目录 第一课时 钟声是客观存在,不因为你堵住耳朵就消失了;世界上的万物也都是客观存在,不因为你闭上了眼睛就不复存在或者改变了形状。 掩耳盗铃 掩 耳 盗 铃   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chuí)毁之,钟铿(kēnɡ)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jù)掩其耳。 一、【自主学习】初读课文,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一)自学: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示: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感情,注意读出人物自作聪明的语气。 2、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温馨提示:朗读的基本要求: (1)要正确、清楚,用普通话朗读,读准字音,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 (2)态度自然大方,语气顺畅,停顿合理,节奏恰当,读出层次; (3)能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比较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4)融情入境,情随文动。 负 毁 铿然 掩其耳 (自欺欺人) 掩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