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原核微生物形态、构造和功能1刘-.pptVIP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形态、构造和功能1刘-.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形态、构造和功能1刘-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形态、结构与功能 原核微生物主要类群 本章学习内容 第一节 细菌 一、一般形态 (一)个体形态和排列 革兰氏染色法(Gram Stain) 异常形态 环境条件的变化: 物理、化学因子的刺激 培养时间过长 阻碍细胞正常发育 细胞衰老 营养缺乏 自身代谢产物积累过多 异常形态 正常形态 环境条件恢复正常 ▼细菌特殊形态 柄细菌、肾形菌、臂微菌、网格硫细菌、贝日阿托氏菌(丝状)、具有子实体的粘细菌、三角形、方形等是特殊形态的细菌。 一般细菌的大小范围: 0.5 ~ 1 μm (直径) 0.2~ 1 μm (宽) × 1~ 5 μm(长) 0.3~ 1 μm (宽) × 1~ 50 μm(长) (长度是菌体两端点之间的距离,而非实际长度) (二) 细菌大小 1、范围 度量单位:微米(μm) 球菌:直径 杆菌:宽×长 螺菌:宽、长、螺距 细菌大小举例 0.5 - 1 0.8 - 1 0.5 × (1 - 3) (0.8 - 1.2)×( 1.2 - 3) (0.2 - 0.6)×(1 - 3) 乳链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 霍乱弧菌 直径或宽×长/ ( μm × μm ) 菌名 如:E.Coli长2 μm,宽0.5 μm 较大细菌,1997年在纳米比亚海岸沉积物中发现的硫细菌(Thiomargarita namibiensis)0.1~0.3mm,但有些可达0.75mm。肉眼可见。 较小细菌,1998年芬兰学者E.O.Kajander发现引起尿结石的纳米细菌(nanobacteria),直径仅50nm,为E.Coli的1/10,与病毒大小类似。分裂缓慢,三天才分裂一次,是目前所知最小的具有细胞壁的细菌。 ………………. 1500个相当一粒芝麻长 费氏刺尾鱼菌(0.08 mm x 0.6 mm即80 μm x600 μm ) (Epulopiscium fishelsoni)1985年发现) 显微镜测微尺 显微照相后根据放大倍数进行测算 目镜测微尺:测定 镜台测微尺:标定目镜测微尺 2. 测量方法 实验课学习掌握内容! 个体差异; 干燥、固定后的菌体会一般由于脱水而比活菌体缩短1/3-1/4; 染色方法的影响,负染色法观察的菌体大于普通染色法,有时 大于活菌体(有荚膜的细菌); 幼龄细菌一般比成熟的或老龄的细菌大(杆菌长度变化,宽度不变); 环境条件,如培养基中渗透压增加会导致细胞变小。 3、细菌大小测量结果的影响因素 (三)细菌形态的观察 1、观察工具 普通光学显微镜 暗视野显微镜 相差显微镜 荧光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普通显微镜结构示意图 光学显微镜制样 活体观察 染色 压滴法 悬滴法 菌丝埋片法 活菌 死菌 美蓝染色 简单染色 鉴别染色 革兰氏染色、鞭毛染色、芽孢染色与抗酸性染色等 2.显微样品制备之 光学显微镜制样 负染色 正染色 荚膜染色 特点:避免染色对细胞结构的破坏,用于运动性、摄食特性、生长繁殖过程中形态变化等观察 压滴法:菌悬液滴载玻片,加盖玻片直接观察 悬滴法:盖玻片滴一滴菌悬液,反转置于特制凹载玻片直接观察 菌丝埋片法:无菌小玻璃纸铺平板表面,涂布孢子悬液,培养后,取下玻璃纸置于载玻片,观察 光学显微镜样品制备--活体观察 活体观察难看到微生物的细致形态和结构,需染色观察。 染色前需要对样品固定,目的:杀死细菌使菌体黏附在玻片上;还可增加对染料的亲和力。 常用:酒精火焰加热和化学固定两种方法 光学显微样品制备--染色观察 染 料 ①碱性染料(basic dye)—带正电染料。其阳离子部分为发色基团,可与细胞中带负电的组分结合。如结晶紫、 番红、美兰、孔雀绿、碱性复红等。 ②酸性染料(Acid dye)—带负电染料。其阴离子部分为发色基团,可与细胞中带正电的组分结合。如伊红、 刚果红、酸性复红 等。 多数染料都是中性有机盐。据着色基的不同可分为以下类型: 负染色 涂片 干燥 固定 染色1min 水洗、吸干 镜检 简单染色 制备涂片标本→染色 丹麦医生C.Gram(革兰于1884年发明的一种)鉴别不同类型细菌的染色方法。 步骤: 结果: 阳性菌——紫色 阴性菌——红色 结晶紫初染 碘液媒染 乙醇脱色 番红复染 涂片固定 革兰氏染色法(Gram Stain) 革兰氏染色与CW 1、初染:碱性染料结晶紫初染 2、媒染:加碘液。提高染料和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使二者结合得更牢固。 3、脱色:酒精或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