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蜀汉后主刘禅为何不战而降献出成都城.pdfVIP

揭秘蜀汉后主刘禅为何不战而降献出成都城.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揭秘蜀汉后主刘禅为何不战而降献出成都城

揭秘蜀汉后主刘禅为何不战而降献出成都城 前人谴责阿斗 “快乐异乡忘故国,方知后主是庸才。”要是 阿斗真的带着成都的黎民百姓去 “背城一战,同死社稷”,“血流 满城”后,他倒是进了昭烈庙,在刘备左手边有一个座位,那么 成都后人又将如何评论他呢? 外地的朋友来成都武侯祠,瞻仰汉昭烈帝刘备和武乡侯诸葛 亮后,总爱问 “怎么庙里没有阿斗呢?” 昭烈庙中缺了嗣皇帝刘禅 (音 sh àn,字公嗣,小名阿斗, 《三国演义》称之为 “后主”),是有讲究的。 20 世纪 40 年代,我读小学时,曾跟表叔去逛过蓉光电影院 (今西南影都)北侧小巷里的安乐寺。听他说过:“刘玄德的儿 子阿斗,不成器,把他老子打下来的江山卖了,亡国投降,虽说 被司马炎封了个 ‘安乐公’,不过保不住祖宗的基业,当然要遭 赶出祖庙,昭烈庙里没得他的座位,不肖子孙落得在此栖身的可 怜下场。你娃娃要是不昌盛,死了也进不到祠堂!” 那时,安乐寺坝人头攒动,人声鼎沸,生意红火,热闹非凡。 塑的神像也不少,分不清谁是阿斗。我也忘了向表叔请教,只是 傻傻地看着高高在上的仓颉老夫子,他老人家居然长了四只眼 睛!可能只有这样的神,才能造出那么多个字来啊! 进初中,读了 《三国演义》下册,觉得阿斗甘当亡国奴,“偷 生失自裁”,连自杀都不敢,真正十分无用!之后又读到刘禹锡 的 《蜀先主庙》: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那注释据 《蜀后帝记》说:“魏钟会、邓艾率十万兵入蜀, 谯周劝帝,遂出降。魏封禅为安乐公。一日与宴,作蜀技,旁人 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司马昭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 至于是,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演义》还说:司马昭问 “颇思蜀否?”后主曰 “此间乐,不思蜀也。”)更觉得前人说他 “人之无情乃至于此”,真有道理;这种子孙遭赶出祖庙,活该! 《对联话》载有昭烈庙北地王刘谌龛联云:“河山大好,经 先帝留兹安乐窝,断送顿成空,县公实辱三分鼎;家事飘摇,仗 何人保我子孙福,自裁惟有死,丞相徒劳六出师。”这副楹联纯 从阿斗投降被封 “安乐县公”生发,义正词严,痛斥阿斗不肖, 把那不愿投降而手刃妻儿、“杀家告庙”的刘谌反衬得十分高大。 于是乎阿斗好像真是猪狗不如,宋朝人毁掉后主祠,把他赶出昭 烈庙似乎还真有道理。 后来翻阅一本历史手册,无意中算算阿斗在位的时间,居然 有四十年,四十年哪!“业绍高光”(建业继承汉高祖、汉光武帝) 的刘备才多少年?他一意孤行强行出征孙吴,吃了大败仗,过早 地 “托孤白帝城”“龙驭宾天”了。阿斗能以偏安西蜀四十年, 总与他并不刚愎自用,而用人任贤有关嘛!刘禅未必 “不象贤”! 当然后来他听任宦官黄皓专政,以致蜀国逐渐衰败,恰如史学家 陈寿所评论:“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惑阉竖则为昬闇之后, 传曰 ‘素丝无常,唯所染之’,信矣哉 !” 刘谌当年主张 “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 毕竟只想到先帝留给的 “安乐窝”和刘氏一家的 “子孙福”。再 看 《演义》写的刘禅的话:“今大臣皆议当降,汝独仗血气之勇, 欲令满城流血耶!汝小儿岂识天时!”这些话也不无道理,接着 再看 《演义》写的 “于是成都之人皆具香花迎接 (魏军)”,可见 时人的真实思想。如果阿斗真的 “背城一战”,成都又将如何, 人民又将如何呢? 再读 《演义》所写阿斗答司马昭问话一段,发现书上还有这 么两句:“昭及左右皆笑之。昭因此深喜后主诚实,并不疑虑。” 原来阿斗真有见识,如果不让司马昭 “深喜诚实”,岂不早作了 刀下冤鬼,早死 8年,活不到 65 岁?后来的孟昶、李煜一干亡 国降君的结局岂不是反面例证吗?同是割据一方的钱镠遗嘱子 孙:“度德量力而识事务,如遇真君主,宜速归附。圣人云顺天 者存。”“民为贵,社稷次之。免动干戈,即所以爱民。”宋太平 兴国三年 (978 年)其孙子弘俶举家入朝,和平统一。江浙避免 了兵火,此后一直是富甲中国之区。钱氏的贡献,朝野钦敬。 前人谴责阿斗 “快乐异乡忘故国,方知后主是庸才。”要是 阿斗真的带着成都的黎民百姓去 “背城一战,同死社稷”,“血流 满城”后,他倒是进了昭烈庙,在刘备左手边有一个座位,那么 成都后人又将如何评论他呢?于是我想起了一首打油诗: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