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遏飞舟,笑傲天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浪遏飞舟,笑傲天河

浪遏飞舟,笑傲天河 ——“天河一号”千万亿次计算机总设计师杨学军 张利生 张 羽 嘉宾 “天河一号”总设计师、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 杨学军 “天河一号”工程办主任 李 楠 “天河一号”副总设计师 卢 凯 “天河一号”编译系统主任设计师 杨灿群 “天河一号”计算阵列主任设计师 蒋句平 他年轻有为,31岁身担重任,成为中国巨型计算机的总设计师。 他知难而上,面对国外的重重封锁,锻造独特的中国科技理念,令业界震惊。 从百万亿次飞跃到千万亿次,他为计算机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2009年11月18日, 由中国自主研发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在国际超级计算大会上,凭着每秒钟超千万亿次的运算峰值速度脱颖而出,获得了亚洲第一的证书,排名位居世界第五,中国从此成为除美国之外第二个有能力研制千万亿次计算机的国家。超级计算大会,也被称为超级计算机领域的奥运会。超级计算大会所公布的结果,是以国际TOP500组织的排名榜为依据的。国际TOP500组织是全世界最具权威的超级计算机排名机构。 “天河一号”计算一天时间,就相当于我们一台双核的个人电脑要计算160年时间。 目前全世界Top500里面,前10名里面,只有一台中国“天河一号”是这个非美国的产品,其他的9台都是美国人的产品。 虽然“天河一号”的研制成功令国内外同行们感到震惊,但作为总设计师的杨学军,平日里却是一个非常低调的人,尽管他31岁就担任了银河-III的总设计师,46岁就担任国防科技大学的副校长。 此人要想办法留下来 1983年,我国政府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当年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台每秒运行亿次的银河-I巨型计算机。也就在这一年,准备填报研究生志愿的杨学军,在南京通信工程学院里,得知了这个消息。 杨学军非常向往能从事高性能计算机这样的科学研究的事业,于是报考了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杨学军从小学开始,数学成绩一直就非常好,这与他的母亲不无关系,杨学军的母亲是山东省武城县中学的一位数学老师,而且她在1991年曾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杨学军七岁上小学的时候,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期间,尽管考大学并不为当时的人们重视,但妈妈却坚持要他好好读书,将来考大学。 在那个年头报考非本校的研究生是有很大风险的,况且国防科技大学又是一所名牌大学,考研的难度基本跟北京的清华、北大相当。他说,在79年到83年那段时间的我们国家高等教育教材并没有统一,所以说报考一个非本校之外的学校,我的同学以及老师都提醒我,是有很大的风险的。你可能教材不熟悉,出的题目的类型不熟悉。 当时包括杨学军在内一共6个同学报考了这所学校,最终只有杨学军如愿以偿。 国防科技大学的前身是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中国研制计算机的历史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慈云桂教授任总设计师,带领本校的科研人员自主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台代号为“901”的电子管专用计算机。在接下来20多年中,又相继研制出了百万次030集成电路计算机、用于装备远洋测量船的718计算机,国防科技大学因此成为中国研制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知名学府。 踏入梦寐以求的学校大门,杨学军热血沸腾,他说这真是一个学术的殿堂,看到了银河-I之后,当时的心情确实就像当年第一次进北京看到北京天安门一样。 杨学军将自己的兴趣全身心投入学习和研究中,在他研究生毕业的两年之后,他的博士生导师才跟他提起:当年杨学军所写的一篇关于向量巨型机编译技术的研究生毕业论文,曾获得银河一号总设计师慈云桂教授的青睐,慈教授在杨学军的论文旁加了一行批语:“此人要想办法留下来”。每每想起这件事,杨学军总是感动不已。这体现了老一辈科学家珍惜人才、国防科技大学培养人才的传统,这个传统也使得杨学军在学业完成后顺利地留在了本校。 不负重望 1992年11月,由周兴铭担任总设计师,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了银河-II超级计算机,将运算速度从之前的亿次提升到了10亿次。杨学军毕业后作为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参与了研制工作。在研制工作期间,他曾多次得到总设计师周兴铭的亲自指点,这使杨学军受益匪浅。周兴铭的一句话对杨学军至今影响深刻:对最关键的瓶颈问题首先要考虑有没有最简洁的实现方案,这种简洁的方案里面,往往蕴含了一种美。 但求解这种简洁美的过程却饱含密辛,不少科研人员都曾有过这样的记忆,在中国的地盘上,有一间屋子,中国人是不能进去的,因为在这间屋里子里,有西方发达国家卖给我们的高性能计算机,连操作的技术人员也全是外国人,他们对机房进行24小时的监控。这种令人屈辱的封锁,也深深地刺激了杨学军。 “现在想起来内心都感觉有一种深深的一种阵痛”,杨学军说,当时我们就感觉到一定要做出东西也叫别人看一看,你们能做的东西,我们也能做,我们也能把它做好。 1994年,中国决定研制银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