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纳滤--马力000
* * 学 院 城 市 建 设 学 院
给水排水工程
水工艺设备基础
结业论文
姓 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年**月**日
纳滤膜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摘要:纳滤技术是一种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的新型分离技术。本文介绍了纳滤膜的的材料、制备方法、分离机理以及技术特点,并且重点阐述了纳滤膜在饮用水和污水处理中的运用。最后,综述了纳滤技术Nanofiltration membrane application in water treatment
Abstract:Nanofihration i a new separation technique located between reverse osmosis and ultrafitra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of the preparation of separation mechanism and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mphatically expounds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in drinking water and sewage treatment of use. Finally, summarized the nanofiltr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prospect.
Keywords:nanofiltration membrane;water treatment ; application;
NF)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新型膜分离技术,早期称为“低压反渗透”或“疏松反渗透”。纳滤技术是为了适应工业软化水的需求及降低成本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压力驱动膜过程。纳滤膜的截留分子量在200-2000之间,膜孔径约为1nm左右,适宜分离大小约为l nm的溶解组分,故称为“纳滤”。纳滤膜分离在常温下进行,无相变,无化学反应,不破坏生物活性,能有效的截留二价及高价离子、分子量高于200的有机小分子,而使大部分一价无机盐透过,可分离同类氨基酸和蛋白质,实现高分于量和低分子量有机物的分离,且成本比传统工艺还要低。因而被广泛应用于超纯水制备、食品、化工、医药、生化、环保、冶金等领域的各种浓缩和分离过程。
近年来,纳滤膜的研究与发展非常迅猛。从美国专利看:最早有关纳滤技术的专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末,到1990年,只有9项专利,而在以后的5年中(1991~1995),出现了69项专利,到目前为止,有关纳滤膜及其应用的专利已超过330项,其应用涉及石油化工、海洋化工、水处理、生物、生化、制药、制糖、食品、环保、冶金等众多领域。
我国纳滤膜技术的研究始于90年代初,初期把纳滤膜称为“疏松型”反渗透膜或“紧密型”超滤膜,1993年高从土皆院士在兴城会议上首次提出了纳滤膜概念,并对国外纳滤膜技术进展作了简要介绍[1],自此纳滤膜技术受到国内膜分离和水处理等领域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近十年来在《水处理技术》 ,《膜科学与技术》 ,《高分子通报》 ,《化工新型材料》等刊物上和有关专业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本文旨在对国内近十年纳滤膜技术的研究进展概况作综合介绍,以期推动我国纳滤膜技术的更快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
1 纳滤膜的制备
1.1 纳滤膜材料
纳滤膜分为有机膜和无机膜,有机膜材料主要有醋酸纤维素,芳香聚酰胺和磺化聚醚砜;无机膜包括陶瓷膜,金属膜和分子筛膜。无机纳滤陶瓷膜具有耐热性、耐蚀性和机械性能好等优点。除此之外,膜表面在酸或碱环境下具有不同的电荷性,使其具备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对膜材料的要求是所制成的膜从传质分离的角度考虑要有高脱盐率和高通量,从操作的角度考虑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以保证在一定的压力下能正常工作,另外,从所分离的物料的角度来考虑,膜材料还应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耐热性以及耐污染的能力。
1.2 纳滤膜制备方法
① 液—固相转化法使均相制膜液中的溶剂蒸发,或在制膜液中加入非溶剂,或使制膜液中的高分子热凝固,都可使制膜液由液相转为固相。可调节制膜工艺,通过将RO膜表层疏松化或将UF膜表层致密化来制备纳滤膜。A.Y.Tremblay等将羧化聚砜超滤膜用酸处理使膜孔径减小10%~25%制成纳滤膜[2]。
② 转化法。通过调节超滤膜或反渗透膜的制膜工艺将超过滤膜表层致密化或反渗透膜表层疏松化而制得纳滤膜。利用此法,高田耕一等人先制得小孔径的聚β- 氯苯乙炔(PPCA)超滤膜,再对该膜进行热处理和磺化,制得PPCA纳滤膜。该膜在0.4MPa压力下对聚乙烯醇1000的截留率达94%,水通量为5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