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罗马欧洲中国历史上通货膨胀
罗马欧洲中国历史上的通货膨胀
千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已经明白了通货膨胀的原因,但通货膨胀仍然难以医治。我们怀疑,即使掌握了充分的经济学知识,古代的统治者是否有足够的勇气挥去脑中大帝国的荣耀,是否能够节制酒池肉林的生活,这实在是一个难题
古今中外人类历史中,物价波动一直不断。当通货膨胀再次影响我们的生活,考察历史中的故事也许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罗马帝国:银币含银量下降的通货膨胀
从公元138年到公元301年,罗马军人的服装价格上涨了166倍,自2世纪中叶到3世纪末,小麦的价格上涨了200倍。按照复利计算,这段时间的物价上涨率每年在5%-6%。罗马帝国时期的农产品是生活资料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小麦价格的上涨标志CPI在上涨,它也意味着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这也是人类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通货膨胀。
罗马帝国当时实行的是金属货币制度。包括金、银、铜和青铜。货币成色下降是通货膨胀的罪魁祸首――在金属货币时期,这应该是一个惯常的现象。
罗马帝国的统治者一方面发行不足值的货币,另一方面是在铸币中加进去一些不那么贵重的金属,譬如在金币中添加一定量的铅,凭借统治者的权威让民众相信这些货币的价值不变。据记载,在公元1世纪含银量达90%的迪纳里厄斯(Denarrius,罗马帝国的一种小银币),在戈尔蒂安皇帝统治的公元238年含银量只有28%;而到了公元268年的喀劳秋二世时,含银量已经下滑到只有0.02%。这样,垄断货币铸造权的统治者所持有的货币数量就增加了,他们企图以此来强化对帝国资源的控制。
尽管官方规定了铸币的价值,但是罗马帝国的民众很清楚铸币中贵金属的真正含量。他们知道,与原来的相比,铸币中的贵金属减少了,铸币失去了原来的价值,现在换取同样数量的衣服或者小麦需要比以前更多的货币,也就是说,物价上涨了。
与此同时,足值的货币被储存起来,成色不足的货币被普遍使用,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在1588年被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一世的顾问托马斯?格雷欣爵士所发现,在经济学中称为“格雷欣法则”。
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的通货膨胀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社会现象,它是更大范围内社会变化的一部分,也是罗马帝国崩溃的一部分。
战争所导致的政府开支急剧增加、政府破产是罗马帝国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罗马帝国的统治阶层热衷于对外战争,扩张版图。扩张版图在带来新的赋税的同时,也使管理新版图的成本不断上升,政府开支迅速增加。为弥补战争和管理成本,在增加税收之外,更加方便的手段就是利用铸币垄断权发行不足值的货币。
国内因素是罗马帝国通货膨胀更重要的原因。贵族统治下的罗马帝国官僚结构逐渐膨胀,国家用赋税,官吏用贪污,地主用地租进一步盘剥民众;赋税越来越重,贪污越来越凶,地租越来越多。农民们日益贫困,生产水平下降;城市里则是物价上涨、货币贬值。罗马的国民经济逐渐凋敝,致使帝国的税基薄弱,统治阶级为了维持自身的消费水平,就只好用发行不足值铸币的办法来取得收入。
为治理通货膨胀,帝国也采取了措施。其中最著名的是迪奥莱延(Diocletian)皇帝在公元301年所颁布的冻结物价的法令。法令指责囤积居奇的奸商:“哄抬物价的罪恶罄竹难书。”法令公布了700-800种物品和服务的最高价格,其中包括小麦、棕榈油、甘蓝菜、鹅等商品的价格,甚至连理发师、家庭教师等的最高工资也做了相应的规定。法令异常严格,触犯法令的人将被处以死刑。但是,物价冻结后,市场陷入萧条。市场上除了恐惧之外一无所有,于是后来的一位统治者康斯坦丁大帝将法令废除。
“罗马人航行在通货膨胀的暴风骤雨中,手中却没有经济学的罗盘。”帕尔伯格说。也许他想批评的是皇帝冻结物价的举措,可是,在两千年后的现在,我们已经明白了通货膨胀的原因,通货膨胀仍然难以医治。我们怀疑,即使掌握了充分的经济学知识,罗马的统治者是否有足够的勇气挥去脑中大帝国的荣耀,是否能够节制酒池肉林的生活,是否能终止对遥远东方丝绸温柔的想象,这实在是一个难题。鼠疫时期的欧洲:人口与资源失衡的通货膨胀
14世纪发生于欧洲的鼠疫不仅造成了人口的锐减,而且也出现了通货膨胀。只不过这次的通货膨胀不同于前述的罗马帝国。
14世纪的鼠疫根据发病特征被命名为“黑死病”,1894年一位法国科学家亚力山大?叶尔森和日本的北里柴三郎发现鼠疫杆菌后,将这种流行病命名为淋巴腺鼠疫。意大利著名作家卜迦丘(1313-1375)在其短篇小说集《十日谈》中描述了当时的情景:“这瘟病太可怕了,健康的人只要一跟病人接触,就染上了病,那情形仿佛干柴靠近烈火那样容易燃烧起来。不,情况还要严重呢,不要说走近病人,跟病人谈话,会招来致死的病症,甚至只要接触到病人穿过的衣服,摸过的东西,也立即会染上了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