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追寻红色足迹社会实践报告.doc
追寻红色足迹社会实践报告
篇一:追寻红色足迹实践报告
追寻红色足迹社会实践报告
8月15日,我来到徐州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园林开始了“追寻红色记忆,肩负青春使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该日早上6点,趁着太阳还没出来,我就乘车前往徐州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园林,踏上了追寻红色足迹的征程。带着对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的敬仰之情,我来到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园林参观学习,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迎接中国共产党90周年华诞。工作人员热情的带领我们边参观边讲解,重温那段峥嵘岁月。
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进行了伟大的淮海战役,徐州人民全力以赴支援前线,与解放大军并肩浴血奋战,为夺取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园林占地77万平米,分别有东、北南门。园林内有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纪念馆,总前委群雕,国防园和淮海战役碑林五大主体建筑,及青年湖、青年广场、中心花坛、粟裕将军骨灰撒放处和胡耀邦同志植树处等景点。园林风景秀美,树木葱郁,芳草依依,百花争艳,是闻名遐迩的革命纪念地和风景游览区。这里先后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民政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教委等六部委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我已不止一次来过
这里,染化而迁一次比一次深刻。
一进大门,就远远的望到高耸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我们便直奔至此。纪念塔坐落在徐州市南郊凤凰山东麓,高三十八点一五米,四方体,面向朝阳,巍然耸立,比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还高0.21米,曾因体形庞大、外观壮观而被誉为亚洲第一塔。穿过园林中心广场,踏上塔前宽敞的平台和一百二十九级花岗岩台阶,巍峨的纪念塔朝我们迎面走来。塔身正面,镶嵌着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九个镏金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夺目耀眼。上端雕刻着由五角星照耀下相交的两支步枪和松籽绸带组成的塔徽。塔座正面镌刻着碑文,两侧为大型浮雕,右侧是人民解放军一往无前的英雄形象,左侧是人民奋勇支前的壮丽情景。塔下角亭环抱的围廊里,镌刻着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及三万多名烈士名录。巍然矗立在徐州南郊凤凰山下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不仅是光荣历史的见证,也是激励后人的丰碑。
纪念塔偏前上首近处、园林的西北部,是淮海战役纪念碑林。建成于1999年,建有碑亭、碑廓、碑墙、碑室等。布局严谨、错落有致,
规模宏伟。主碑重150吨,其正面和背面分别镌刻着毛泽东主席的“人民的胜利”和“关于淮海战役作战方针”的手稿, 500多幅碑刻中汇集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墨宝,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参战部队及老将军、老战士的题
咏和海内外书法名家不凡之作,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碑林还有一尊高大的毛主席雕像,也是我在徐州地区见到的唯一一尊毛主席大型塑像。据说还是全国为说不多的五尊毛主席大型雕像之一呢!
纪念塔偏前下手处的淮海战役总前委群雕,建成于1997年,高七米,宽九点五米,由花岗岩雕砌而成。这五位总前委分别是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和谭震林,五位伟人身着冬季戎装,面带威武神韵,既是统一整体又各具特色,形神兼备,个性突出。纪念塔下首和塔平行的近处是粟裕骨灰撒放处,粟裕是我非常崇拜的军事家,因此我还特意祭奠了一下这位新中国的功臣。
在我们的前方,总前委群雕正对着的是淮海战役纪念馆旧馆的西墙,纪念馆分为旧馆和新馆,旧馆与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同时兴建,坐南朝北,是传统的琉璃瓦顶建筑,古朴、典雅、庄重。纪念馆建筑面积3590平方米,中间为庑殿式六柱五孔重檐门廊,正中门廊上方,悬挂着陈毅元帅题写的“淮海战役纪念馆”匾式馆标。由于种种原因,旧馆已不能满足现在的需求,二〇〇四年十一月,开始在其正南面建了座新馆。扩建后的淮海战役纪念馆耗资一亿元,纪念馆主体建筑面积二万五千平方米,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陆战博物馆。展馆四周环绕20米高的柱廊,以朴实、宁静、现代、简洁为理念的外部造型,两面环水。
迎门是一个大厅,中间是一组群雕,顺着前厅左侧过去,20米宽的展厅通联一周,上下两层。一层为序厅、战前形势厅、战役实施厅,二层为战役胜利厅、人民支前厅缅怀英烈厅和全景花馆。共展出珍贵文物、照片、艺术品和制作品近三千件,比原先增加了近一千件。新馆还运用了平面图景、立体造型和可触、可感的“四维式”、声光电展示手段,生动还原了当年淮海战役的宏大壮阔的场面,重现那段峥嵘岁月。
最值得一提的是馆中展出的《淮海战役全景画》,它是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尺寸最大的全景画。是由鲁迅美术学院的教授历时五年创作,学院学生经过近二百天在纪念馆里的现场制作完成,作品高十八米五,长一百四十四米,悬挂以后直径达五十米。全景画由巨幅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