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年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师配套课件第六单元第30课《诗四首》(新人教版)
【知识链接】 1.全诗译文 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之东长江之西,帘旌一动不动,夕阳缓慢地下沉。我登临的地方,让吴国和蜀国在这里分开。我徘徊的时刻,使洞庭湖与君山笼罩在暮霭里。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行程万里,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 2.诗歌赏析 首联第一句“洞庭之东江水西”,横空出世,从大处着笔,将岳阳楼的地理位置直接点出:在烟波浩渺的洞庭湖的东边,在奔腾浩荡的长江之西。不由得让人想起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看到这气势非凡的语句,让人不由得心驰神往,但第二句却笔锋一转,不再是空阔无边的壮景,而是描绘出一幅宁静的画面,“帘旌不动夕阳迟”,举目所见的是苍茫的暮色,帘旌一动不动,夕阳缓缓西沉,残阳如血,铺于水面,看上去风平浪静,有些惨淡,有些寂寞,有些苍凉。景之凄迷衬托人之悲愁。此句乃以景传情也。 颔联由上句平静的景物描写转而进行强烈的抒情。“登临吴蜀横分地”,既说登临的地理位置,也在回顾历史,当年吴蜀争夺荆州的历史似乎再度重现,吴蜀两军相争,互相厮杀,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人声,马蹄声,兵器撞击声……声声不绝于耳。历史的辽远、战场的血腥似乎又出现在眼前,战争,战争,战争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思及此,“徙倚湖山欲暮时”,面对满眼的湖光山色,诗人却无心欣赏,独自徘徊,是因为有满怀的愁绪,有满腹的心事啊,而在这苍茫的湖山暮色之下,徘徊的身影拉长,拉长,正如作者理不清、剪不断的愁情,更增添了几许怅惘、落寞之感。忆历史,思往事,感时世,心悲切。 颈联“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诗人发出了痛 苦的呐喊,为什么偏偏会忆起吴蜀之战,那是因为诗人在“靖康 之变”后饱尝战争之苦:万里逃难,南奔襄汉,颠沛湘湖,流离失 所。这正是诗人悲之所在啊。“万里”“三年”分别从时空的 跨度来叙其遭遇之悲,读之让人感慨万千。登高望远不但不能 减轻心中的悲苦,反而更添几许愁绪。这无边无际的愁绪当 “望远”“凭危”时更如一江秋水滚滚而出。如李煜“独自莫 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如崔颢“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登高望远怀乡思家,乃人之常情也,更何况饱尝无限家国之痛的诗人呢?国破家亡的切肤之痛早已深入骨髓了啊。此联将诗人的悲、伤、哀、痛推向了极致。 尾联“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似乎是诗人顾影自怜的喃喃自语,未老先衰头已白,为国事,为家事,为自己,为那些与自己一样国破家亡的同乡们焦虑、忧愁,吊古伤今,感怀伤时,在秋霜的季节里,更觉时世如风霜相逼,冷峭之极。那衰老的枯木、那苍凉的湖面,何尝不像自己呢?沦落天涯无尽的凄凉,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一切尽在不言中。 第30课 诗 四 首 《归园田居(其三)》 作者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 评价 东晋末年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作品 《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2.写作背景 晋义熙二年,也就是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的次年(406年),他写下了《归园田居》五首著名诗篇。这是诗人“辞旧我”的新词、“迎新我”的颂歌。课文选取的是其中的第三首,写陶渊明参加劳动和对劳动的热爱。 1.“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品析这一句的妙处。 答案: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2.“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 答案: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3.这首诗流露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思想感情。 【知识链接】 1.全诗译文 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地,杂草丛生,豆苗长得很稀。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草,星月下我扛着锄头回家歇息。草木覆盖了狭窄的归路,夜露打湿了我的粗布上衣。衣服湿了又有什么可惜,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2.诗歌赏析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两句写在南山下种豆,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的。起句很平实,就像一个老农站在那里说话,让人觉得很亲切。作者虽志在田园,但初归时的劳动效果不大理想,庄稼长得不好,豆苗还没有草多。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为了不使豆田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虽然很辛苦,但他并不抱怨,这从“带月荷锄归”的美景就可以看出来。“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锄头,穿行在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路窄草长,夕露沾衣,但衣服打湿了有什么可惜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1版高中语文全程学习方略课件第2课《项链》(人教大纲版第四册).ppt
- 2011版高中语文课时讲练通课件10《短文三篇》(新人教版必修4).ppt
- 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北京版必修四)课件《狗儿爷涅槃》.ppt
- 2012优化方案优秀课件历史选修四(配人教版)第二单元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共41张PPT).ppt
- 2012优化方案精品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人生寓言课件人教新课标版.ppt
- 2012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泰山日出》ppt课件.ppt
- 2011版高中语文课时讲练通配套课件310《短文三篇》(新人教版必修4).ppt
- 2012年语文高一最新版第二单元必修2《歌词四首》课件粤教版.ppt
- 2012年暑假总动员语文211《雷雨》课件1(苏教版必修四).ppt
- 2012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单元评价检测三课件湘教版.ppt
- 2013年苏教版语文三下《争论的故事》ppt课件_1.ppt
- 2013年江西省广丰县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金钱我们共同面对的话题》(人教版).ppt
- 2013年苏教版语文三下《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ppt课件.ppt
- 2013年苏教版语文三下《李广射虎》ppt课件.ppt
- 2013年苏教版语文三下《争论的故事》ppt课件.ppt
- 2013年苏教语文三下《少年王勃》ppt课件.ppt
- 2013年苏教版语文三下《日月潭的传说》ppt图文.ppt
- 2013年苏教版语文三下《长城和运河》ppt课件.ppt
- 2013年高中语文暑期备课310《短文三篇信条》课件新人教版必修.ppt
- 2013年苏教版语文三下《水上飞机》ppt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