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uchennebecker型肌营养不良临床表型与基因突变分析word格式论文.docx

duchennebecker型肌营养不良临床表型与基因突变分析word格式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duchennebecker型肌营养不良临床表型与基因突变分析word格式论文

3.5 DMD/BMD 患儿临床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 344. 讨论 365. 结论 456. 参考文献 46附录 51.个人简历 51.学习期间发表文章 51致谢 52综述与参考文献 53英文缩写一览表英文缩写英文全称中文全称DMD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杜氏肌营养不良症BMD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贝氏肌营养不良症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链反应MLPA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NGS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Technology新一代测序技术a-CGHArray-based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SNPArray-based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以单个核苷酸多态性基因分型为基础的微阵列技术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STRShort Tandem Repeat短串联重复序列PGD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AG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FISH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荧光原位杂交技术SCAIPSingle conditionamplification/internal primer sequencing technique单个扩增/内部引物测序技术BPBase Pair碱基对cDNAComplementary deoxynucleic acid互补脱氧核糖核酸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寡核苷酸多态性Duchenne/Becker 型肌营养不良临床表型 与基因突变分析中文摘要研究背景和目的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是一种由编码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y) 基因突变所致的 X-连锁隐性遗传性肌病,根据遗传方式、发病年龄、萎缩肌肉的 分布、有无肌肉假性肥大、病程及预后等,分为 Duchenne 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DMD)和 Becker 肌营养不良(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 BMD)。DMD/BMD 临床上以进行性加重的对称性肌无力、肌萎缩,血清肌酸激酶 水平增高,腓肠肌假性肥大为主要特征,一般为男孩发病,DMD 较常见,两者在 活产男性新生婴儿中的发病率分别为 1/3500 和 1/12000,无地理或种族间明显差异。 DMD 病情进展快,程度重,90%患儿双侧腓肠肌假性肥大,多在 25~30 岁以前 死于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或消耗性疾病,最重的是散发病例,预后不良。BMD 比 DMD 少见,具有 DMD 必有的特征,与 DMD 不同点是发病年龄较晚,病情进 展慢,多不伴有心肌受累或仅轻度受累,预后较好。DMD 基因位点位于 Xp21.2 上,在基因组序列跨越 2 200 kb。DMD 基因庞大, 突变发生率高,突变类型复杂多样,包括单个或多个外显子缺失,基因片段重复, 单个碱基互换、缺失或插入,内含子微重排以及 5’-3’UTR 改变等,且病情严重程 度不一,临床与基因变异的关系尚不明确。“阅读框架学说”认为如果突变破坏基 因阅读框,则产生截短且无功能的 dystrophy 蛋白,导致发病早、症状重的 DMD; 若突变未破坏阅读框,产生的蛋白则可能有部分功能,导致 BMD,在已收录的突 变数据库中,约 91%的突变与表型间的关系符合这一规则。但仍有部分患儿临床 表型与基因型不相符。因此,本文总结分析临床诊断为 DMD 和 BMD 的患儿的临 床表现,利用多重链接探针依赖扩增(Multiplex Ligation probe amplification, MLPA) 技术和全基因组捕获-新一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技术分析患儿 致病基因突变类型,以及断裂点具体位置和片段大小,为进一步明确 DMD/BMD发病机制,分析临床表型与基因型关联程度提供理论依据,对制定 DMD/BMD 诊断策略,同时为临床判断 DMD/BMD 的预后判断及产前诊断提供遗传学帮助。 方法(1) 选择 2011 年 06 月至 2012 年 5 月来我院就诊的以肌酸激酶水平异常、进行 性肌无力和运动功能倒退为主诉的患儿为对象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