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加长型PFNA在股骨中上段长节段骨折中的应用 讲者姓名:李辉 病例资料 蔡某,女,71岁,因“跌倒致右大腿疼痛、活动障碍2+小时”于2014-11-08,14:11入创伤科病区。 查体:右髋部及右大腿压痛,活动障碍,被动活动疼痛剧烈,纵向叩击痛阳性,右下肢短缩; 初步诊断:1、右股骨股骨上段骨折;2、糖尿病(2型) 辅助检查:右股骨X片:右股骨上段骨折。 血糖:随机血糖13.86mmol/L↑ 血常规:白细胞数10.32G/L↑、中性粒细胞数9.46G/L↑ 中性粒细胞%91.7%↑、红细胞数3.28T/L↓、血红蛋白99g/L↓ 凝血象:D-二聚体6.3mg/L↑、尿常规:尿葡萄糖3+ 术前准备 入院后患者均予术前患肢侧胫骨结节牵引,并予消肿、止痛等对症处理。 积极行合并症及内科疾病的治疗,使身体状态尽快达到耐受手术及术后康复的要求。 术前对股骨干髓腔大小和长度进行测量准备,即摄患侧( 包括膝、髋关节)及健侧股骨全长X 线片,并在X 线片上测量股骨长度及股骨狭部髓腔直径,以准备内植物型号。 术前30分钟使用一线抗生素预防感染。 术前X线片 术前体表定位标志 (一)下肢牵引中立位确定三条纵轴线 (1)力线轴,腹股沟韧带内1/3点 与髌骨中点连线 (2)前外侧辅助切口轴线,正常髂 前上棘点与髌骨外侧缘连线 (3)切口轴线,股骨侧方正中线(图a)。 (二)进针点切口定位线 在髂前上棘垂线与大腿侧中线交点为中心稍偏后斜15°画一长3 cm的标志线(图b)。 (三)螺旋刀片切口定位线 以手术者的拇食指张大宽度来定位,即食指上触髂前上棘向下张开拇指,拇指与股骨外侧中线交点为螺旋刀片斜向上进入点,以此交点为中心点水平画一长2 cm的标志线(图c) 手术方法 1.全麻插管或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后,患者仰卧于骨科手术床上,患侧臀部平卧或稍垫高,患肢中立位,同侧上肢置于胸前,下肢由助手进行牵引复位,维持良好对位、对线,防止骨折端过度旋转。 2.在大转子顶端以进针点切口定位线切开3 cm切口(肥胖患者可切口可适当延长),大转子顶点或稍偏外侧作为进针点,C臂X线机透视下插入导针。沿导针充分扩髓,旋入PFNA主钉或用锤子轻敲击,切忌暴力,以免导致骨折移位或医原性骨折。 3.调整主钉的插入深度,螺旋刀片应位于股骨颈中或中下半部分,但避免紧压股骨矩;主钉位置满意后,连接侧方瞄准器,根据术前螺旋刀片切口定位线经皮潜行斜向内上切开2 cm,经过瞄准器插入保护套筒,而后经套筒插入股骨颈内导针至关节面下5 mm; 4.C臂X线机透视下证实位置满意,测深,扩外侧皮质,将选好长度的螺旋刀片置于解锁状态后直接打入标记好的深度,锁定螺旋刀片。 5.安装远端瞄准器或透视下徒手打入远端锁定螺钉。拆除瞄准器,插入手柄后拧入尾帽,再次行正位、蛙式位透视证实位置满意后,牢固固定和插入手柄后拧入尾帽,再次透视证实位置满意后,冲洗并逐层关闭切口,放置橡皮引流片。 术后X线片 术后处理及康复治疗 1.术后老年患者及术前合并内科疾病患者均需心电监护24 h。 2.术后被动行髋、膝、踝关节屈伸锻炼,每天3~4组,每组10~20次;主动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术后3~4 d,待肿胀和疼痛减轻后,鼓励患者逐步增加髋、膝、踝主动伸屈锻炼及直腿抬高锻炼。 4.同时积极的术后镇痛管理,即术后4~5 h待麻醉开始消退时给予生理盐水100 ml+氟比洛芬50 mg,1天2次,持续1~2 d,序贯塞来昔布200 mg,1天2次,持续7 d,尽量使患者达到无痛或微痛状态下进行功能锻炼。 5.单纯骨折患者术后第4天即可扶拐下地,其他类型骨折应根据损伤程度、类型、患者年龄、肥胖程度,适当调整负重时间,从不完全负重至完全负重,循序渐进。 疗效评价标准 按Harris 评定标准,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该标准从髋关节活动度、有无疼痛、步态、坐、上楼功能等方面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其中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可,<70分为差。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疼痛程度。其中0分为无疼痛,1~3分为轻度疼痛,4~5分为中度疼痛,6~7分为重度疼痛,8~10分为无法忍受的剧痛。 出院后随访 术后1、2、3、6、9、12个月门诊随访,以后每年至少随访1次。随访内容包括门诊及影像学检查(股骨中上段或全长正、侧位X线片)。 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手术时机的选择 研究认为24小时内急诊手术死亡率较高。目前多认为伤后72 h手术较为安全。在最初12-24 h内应该对于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对于异常情况予以纠正。其中包括血容量的补充,吸氧及原有疾患的相关药物治疗。与此同时,进行充分的术前计划和麻醉准备。 二、为什么在股骨中上段长节段骨折的治疗中选用加长型PF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