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共29张PPT)
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西汉王朝出现了大一统的局面,从此西汉进入了鼎盛时期。 1.西汉初年,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的两股势力是( ) A.朝中大将和地方官吏 B.诸侯王和豪强地主 C.朝中大将和豪强地主 D.诸侯王和宦官势力 B 2.为加强中央集权,主父偃给汉武帝的建议是( ) A.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D.允许诸侯王将封地分给子弟 D 3.汉武帝时,中央设立的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地主及其子弟的官吏是( ) A.锦衣卫 B.刺史 C.太尉 D.节度使 B 4.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播放后,很多人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了基本了解,汉武帝治国的核心思想来源于( ) A.儒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法家学说 D.墨家学说 A 5.公元前118年,汉武帝进行货币改革后,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 A.半两钱 B.五铢钱 C.铲币 D.刀币 D 6、材料一: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医药、占卜和种植等书,其余一律集中焚毁。他又把暗中诽谤他的一批儒生全部活埋。 材料二:汉武帝接受著名学者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其他各家思想都予以排斥。 (1)根据以上材料,说说秦始皇和汉武帝采取以上措施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2)两人所采取的做法有什么区别? (3)两人的做法在历史上一个被诋毁,一个被赞誉,这是为什么? (1)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统一。 (2)秦始皇采用了比较强硬的手段,实行焚书坑儒;汉武帝采用了比较温和的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因为秦始皇焚书坑儒,摧残了文化,钳制了思想,受到历代读书人的反对;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高了儒家学说的地位,使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受到历代读书人的赞誉。 湖北鸿鹄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助您成功 *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由于汉初的统治者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恢复生产,促进农业发展,以及减轻老百姓负担和减轻刑罚等,到汉景帝后期,汉朝的经济迅速恢复起来,官仓粮食囤积丰满,百姓的生活逐步富裕起来,国库里的钱财多得无法计算,甚至连串铜钱的绳子都烂了。汉文帝和汉景帝的休养生息政策,使汉朝走上了国富民强的道路,同时也为后来汉武帝的大一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导入新课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 汉武帝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汉朝第一位实现大一统局面的皇帝 。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汉族,生于长安,幼名刘彘,是汉朝的第七位皇帝。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汉文帝刘恒的孙子、汉高祖刘邦的曾孙,其母亲是皇后王娡。4岁被册立为胶东王,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54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建立了西汉王朝最辉煌的功业之一。曾用年号:建元、元朔、元光、元封、元狩、元鼎、征和、后元、太始。谥号“孝武帝”,去世之后葬于茂陵。《谥法》说“威强睿德曰武”,就是说威严,坚强,明智,仁德叫武。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之一。 汉武帝刘彻 分封诸侯尾大不掉 匈奴南犯骚扰边疆 诸子百家 说三道四 王国 边疆 思想 汉武帝的烦恼 汉武帝即位初期,西汉分封的诸侯国势力相当强大,特别是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封国内的财产甚至比汉朝中央政府国库的财产还多,出行的队伍也及其壮观,几乎达到了皇帝出行的队伍编制。同时各诸侯国内可以任意制造兵器、铜钱,封国内的赋税也由各诸侯掌握。这些都严重威胁着汉武帝的中央集权统治地位。 汉武帝即位初期的形势 西汉的诸侯国势力很大,汉武帝为什么会烦恼······ 西汉的诸侯国势力强大,威胁中央政权,他该怎么办呢······ 想一想 为了从根本上解除诸侯国对皇权的威胁,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在诸侯国内实行推恩令。 主父偃 汉武帝时期的大臣。临淄(今山东临淄)人。出身贫寒,早年学长短纵横之术,到中年后,听说汉武帝重视儒术,又改学《周易》、《春秋》和百家之言。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主父偃到达长安后直接上书汉武帝,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与徐乐、严安同时封为郎中。后来由于主父偃上书《推恩令》,尊立卫子夫为皇后,揭发燕王刘定国的不法行为,很讨汉武帝的欢心,不久后又迁为谒者、中郎、中大夫,一年中升迁四次,得到汉武帝的破格任用。 中央统辖 中央统辖 皇帝 诸侯王 诸侯王 诸侯王 通过实行“推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年秋九年级政治课件(粤教版):3.3课 第1课时.ppt
- 2017年秋九年级政治课件(粤教版):3.1课 第1课时.ppt
- 2017年秋九年级政治课件(粤教版):3.3课 第2课时.ppt
- 2017年秋九年级政治课件(粤教版)第三单元整合复习 (共32张PPT).ppt
- 2017年秋九年级政治课件(粤教版):3.2课 第2课时.ppt
- 2017年秋九年级政治课件(粤教版):3.1课 第2课时.ppt
- 2017年秋人教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共35张PPT) (共35张PPT).ppt
- 2017年秋九年级政治课件(粤教版):3.2课 第1课时.ppt
- 2017年秋九年级政治课件(粤教版):4.1课 第2课时.ppt
- 2017年秋九年级政治课件(粤教版):4.1课 第1课时.ppt
- 2017年秋人教版(2016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ppt
- 2017年秋人教版(2016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ppt
- 2017年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融合》 (共26张PPT).ppt
- 2017年秋人教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共34张PPT).ppt
- 2017年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第13课 东汉的兴亡课件 (共28张PPT).ppt
- 2017年秋人教版(部编版2016)第四单元第16课三国鼎立(共42张PPT).ppt
- 2017年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第10课 秦末农民起义 (共28张PPT).ppt
- 2017年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共32张PPT).ppt
- 2017年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共25张PPT).ppt
- 2017年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共28张PPT).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