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秋人教(部编版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点总复习课件(1-4单元全册) (共82张PP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专题3 民族团结和民族交融 朝 代 交往史实 秦朝 派蒙恬攻打匈奴 西汉 ①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密切了汉与西域的往来②设西域都护,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东汉、魏、晋 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内迁 北魏 孝文帝采取一些汉化政策,促进民族交融 【历史认识】 1.人口南迁推动了民族融合的局面,推动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在民族交往和民族冲突交织在一起的情况下,民族大融合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 3.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我们应该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推动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 【典例示范】 (2015·桂林中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2 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有100多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西晋时期被汉人使用的方凳、胡床。 材料三 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1)材料一的“皇帝”指的是谁?他“耗去了大量的生命”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依据材料谈谈你对他修长城的看法。 (2)材料二中的“胡”是西晋时期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请写出这一时期两个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名称。材料三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次改革?这次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3)结合三则材料,概括我国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辨析、理解和概括能力。第(1)题根据材料中的“击退了游牧部落”“修筑长城”可知是指秦始皇时修筑的万里长城,目的是抵御匈奴,看法可从两方面回答。第(2)题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第(3)题主要从民族融合回答。 答案:(1)秦始皇。目的:抵御匈奴。看法:修长城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匈奴的南下侵扰,但也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给老百姓带来了痛苦和灾难。(要求答出两层意思,意思相近即可) (2)匈奴、鲜卑、羯、氐、羌。(任写两个即可)北魏孝文帝改革。目的:革除落后习俗,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巩固北魏的统治。(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3)变化:从民族间的对抗到民族融合。(意思相近即可) 专题4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 商鞅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 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掀起变法运动 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和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内容 确立县制;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统一度量衡等 迁都洛阳;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贵族联姻等 商鞅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 作用 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诸侯国,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历史认识】 1.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要发展则必须要改革。 2.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要与时俱进,符合人民意愿,利于民族交往。 3.国家要坚持改革,不断深化,勇于创新;要符合国情,以民为本;要善于学习,重视人才。 4.作为青年学生要学习改革创新、不畏艰难的精神,树立为振兴中华而发奋读书的信念,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典例示范】 (2016·滨州学业考)(节选)改革和创新是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它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记载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次改革?改革的哪项措施激励人们“勇于公战”?这次改革对秦国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 孝文帝召见群臣,说:“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和罢官。” (2)孝文帝为什么要进行改革?材料二中孝文帝提出了什么具体改革措施?这次改革在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上述问题的回答,你认为改革和创新对历史发展有何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第(1)题根据材料一中的“商君”“秦”可知是商鞅变法,结合改革内容和作用回答。第(2)题根据材料二中的“孝文帝”“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得出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年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共28张PPT).ppt
- 2017年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第16课 三国鼎立 (共25张PPT).ppt
- 2017年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共30张PPT).ppt
- 2017年秋人教(部编版2016)七年历史上册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件 (共18张PPT).ppt
- 2017年秋人教(部编版2016)七年历史上册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件 (共24张PPT).ppt
- 2017年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第8课 百家争鸣(共34张PPT).ppt
- 2017年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共29张PPT).ppt
- 2017年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共29张PPT).ppt
- 2017年秋人教(部编版2016)七年历史上册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共23张PPT).ppt
- 2017年秋人教(部编版2016)七年历史上册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件 (共20张PPT).ppt
- 2017年秋新人教版(部编版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 (共26张PPT).ppt
- 2017年秋人教(部编版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 (共33张PPT).ppt
- 2017年秋新人教版(部编版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 (共34张PPT).ppt
- 2017年秋人教(部编版2016)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 (共34张PPT).ppt
- 2017年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共22张PPT).ppt
- 2017年秋新人教版(部编版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 (共27张PPT).ppt
- 2017年秋新人教版(部编版2016)习题课件第19课 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共17张PPT).ppt
- 2017年秋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复习课件之基础知识巩固(共23张PPT).ppt
- 2017年秋新人教版(部编版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 (共24张PPT).pptx
- 2017年秋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复习课件之基础知识巩固(共40张PPT).ppt
最近下载
- 2024年甘肃陇南成县招聘司法协理员17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正高面审答辩-正高069面审答辩全科医学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消防宣传月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PPT.pptx
- 5.2 主视图、左视图以及俯视图(附答案).docx VIP
- 25秋电大大作业:如何理解“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我们应如何加强作风建设?.doc VIP
- 23S516 混凝土排水管道基础及接口 .docx VIP
- 2025政治高考河北省真题试卷+解析及答案.docx VIP
- (2021-2025)中考语文 古诗文阅读之文言句子翻译 高频考点+易错点.docx VIP
-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知识清单专题30文言文翻译及断句(3份思维导图+文言翻译10法+文言断句知识梳理+文言翻译10大陷阱+文言断句5大陷阱)(原卷版+解析).docx VIP
- 2025至2030中国特性水泥行业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报告.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