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秋人教(部编版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 (共33张PPT)
“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颗爱心;在孟子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墨子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在韩非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 ——易中天 * * 老 子 年代: 国籍: 姓名: 创立学派: 思想观点: 政治主张: 言论记录: 地位: 阅读书本P36,完成下面的表格。 春秋后期 楚国 道家学派 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辩证法思想) 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顺应自然 “无为而治” 《道德经》 (道家的经典)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 《道德经》书影 老子 李耳 * 同学讲故事 * 请你给孔子制造一张名片! * 圣人 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孔子 主要活动:从政,周游列国;从事教育,整理编订文化典籍。 孔子和儒家学说 * 政治思想 1.核心思想:仁 2.推崇西周的制度(礼) 3.为政以德,反对苛政。 孔子和儒家学说 * 政治思想 1.核心思想: “仁” 2.推崇西周的制度(礼) 3. 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政治思想 1.核心思想: “仁” 2.推崇西周的制度(礼) 3. 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1.核心思想: “仁” 2.推崇西周的制度(礼) 1.核心思想: “仁” 2.推崇西周的制度(礼) 孔子和儒家学说 * 孔子: “仁”就是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互相谦让,和睦相处。“礼”就是人的行为规范要符合社会的要求。 弟子2:弟子不明白。怎么样才能做到“仁”? 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此乃仁也。 弟子3:那请问怎样才能做到“礼”呢? 孔子:不同阶层的人要加强个人修养。人人循规蹈矩,则天下太平! 孔子和儒家学说 * * 孔子思想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思想产生的背景: 1.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社会混乱。 2.出生没落贵族家庭,深受“礼乐”制度的影响。 孔子和儒家学说 * 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什么贡献?具有什么意义? 孔子和儒家学说 * 教育成就: 1、有教无类,创办私学 2、主张德育与智育并重 3、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孔子和儒家学说 * 因材施教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要有区别地施以教育 要经常温习 要谦虚,多向他人学习 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 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 孔子和儒家学说 * 教育思想: 1 教育对象: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2 教育方法:“因材施教” 3 学习态度:老老实实,谦虚好学 4 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 孔子和儒家学说 * 整理古籍 孔子编定五经 言论记录 孔子弟子《论语》 文化成就: 整理古代文献资料,传承文化经典与学术思想 孔子和儒家学说 * 儒家经典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论 语 残 页 孔子和儒家学说 * 我们应如何评价孔子?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提出“仁”, 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主张以德治国,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他首倡私学,打破奴隶主贵族对教育的垄断,促进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他编订古籍,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他维护周礼,代表当时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具有保守性。 * 影响: 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他所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孔子和儒家学说 * 什么是百家争鸣?为什么会形成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 * 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各国竞相改革 (商鞅变法) 宽松的学术氛围 不同派别提出各自的见解 引起 社会变革 政治 经济 商业繁荣 城镇兴盛 文化 私学兴盛 百家争鸣出现 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经济政治发展的反映。 * 原因: ①经济上: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为学术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②政治上: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 ③文化上:私学兴盛,教育普遍,造就大批文士。 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 诸子百家及其思想主张 1.诸子百家中主要有哪些学派? 2.介绍战国时期各学派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3.各学派对于当时的热点问题:战争、治理国家的问题有什么不同观点? 4.哪家观点最符合新兴的地主阶级的需要?为什么? 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 墨子 墨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 “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孟子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年秋人教(部编版2016)七年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件 (共13张PPT).ppt
- 2017年秋人教(部编版2016)七年历史上册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共31张PPT).pptx
- 2017年秋人教(部编版2016)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课件 (共25张PPT).ppt
- 2017年秋人教(部编版2016)七年历史上册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件 (共35张PPT).ppt
- 2017年秋人教(部编版2016)七年历史上册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件 (共39张PPT).ppt
- 2017年秋人教(部编版2016)七年历史上册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件 (共25张PPT).ppt
- 2017年秋人教(部编版2016)七年历史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共27张).ppt
- 2017年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第8课 百家争鸣 (共30张PPT).ppt
- 2017年秋人教(部编版2016)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九课:秦统一中国课件 (共34张PPT).ppt
- 2017年秋人教(部编版2016)七年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件 (共36张PPT).ppt
- 2017年秋新人教版(部编版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 (共34张PPT).ppt
- 2017年秋人教(部编版2016)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 (共34张PPT).ppt
- 2017年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共22张PPT).ppt
- 2017年秋新人教版(部编版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 (共27张PPT).ppt
- 2017年秋新人教版(部编版2016)习题课件第19课 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共17张PPT).ppt
- 2017年秋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复习课件之基础知识巩固(共23张PPT).ppt
- 2017年秋新人教版(部编版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 (共24张PPT).pptx
- 2017年秋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复习课件之基础知识巩固(共40张PPT).ppt
- 2017年秋新人教版(部编版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共43张PPT).ppt
- 2017年秋新人教(部编版2016)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共31张PPT).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