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共21张PPT)
*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这是北朝时期居住在北方的敕勒族的民歌,也在鲜卑族中传唱。你知道鲜卑族在中国历史上最早建立了哪个朝代吗?你想了解鲜卑族历史上的杰出政治家—孝文帝推行的改革吗? 1 2 北魏孝文帝改革 淝水之战 3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淝水之战形势图 消除了前秦对江南地区的战争威胁,使江南的社会环境更加安定。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383年 前秦──东晋 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时间: 交战双方: 有关的成语或典故: 结果: 影响: 淝水之战前,苻坚踌躇满志,拥兵80万,而东晋仅8万,这十比一的兵力,应该是一边倒,但前秦却兵败如山倒,没能统一江南,这是为什么呢?试分析原因及启示。 前秦:(1)骄傲轻敌 (2)军队内部有很多其它少数民族的 人,不够团结,军心不齐。 (3)前秦军指挥不当,战线过长。 东晋:(1)有长江天险,易守难攻。 (2)内部团结,军队士气高涨。 (3)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 名师导引: 启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并不在于兵力的多寡,而在于人心的向背、战术的得当等等。 思考: 北魏建立的时间、都城? 时间 都城 民族 4世纪后期 平城 鲜卑族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于 公元439年统一黄河流域 494年北魏迁都洛阳 平城 洛阳 背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今欲断北语 ,一从正音。 其年三十已上, 习性已久 ,容不可猝革。 三十已下, 见在朝廷之人, 语音不听仍旧, 若有故为, 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说汉语 穿汉服 鲜卑服饰 汉族服饰 南朝穿胡服的宫廷乐队 北朝穿汉服的贵族妇女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口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改汉姓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元 贺楼 楼 邱穆陵 穆 步六孤 陆 贺赖 贺 独孤 刘 孝文帝选择中原大姓女子作后宫妃嫔,鼓励鲜卑族与门第相当的汉族通婚,又下令五个皇弟分别娶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鲜卑、汉族互为姻亲。 通汉婚 自孝文帝之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这是为什么? 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学礼法 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孝文帝要求南迁的鲜卑族一律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精血,注入中华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 请思考: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孝文帝改革有何作用? 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增强了北魏实力。 作用: 北魏孝文帝 鲜卑族是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传说因兴起于鲜卑山而得名。秦汉时从大兴安岭一带南迁。曾归附东汉,东汉末年开始大量南迁,南北朝时期拓跋部曾先后建立北魏、东魏、西魏等政权。 鲜卑族历史 1、有人说,孝文帝的汉化措施最终导致了鲜卑族的消亡,是鲜卑民族的千古罪人! 2、也有人说:孝文帝的改革又一次激活了华夏民族的性格和精神,促进了民族融合,为隋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 一千五百年过去了,中华文明延续到今天,人们对孝文帝的功过作出了不同的评判: 你如何评价孝文帝呢?说说你的理由。 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民族大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因此孝文帝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做出了贡献。 当然,孝文帝改革全盘汉化,忽视了保持本民族文化特点,使得鲜卑族拓拔部逐渐溶入其他民族,这是值得我们吸取的教训。 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互相影响,趋向一致。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 理解“民族交融”的含义 农耕民族 (汉人) 游牧民族 (胡人) 中原 鲜卑 匈奴 羯 羌 氐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民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秋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共34张PPT).ppt
- 2017秋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共36张PPT).ppt
- 2017秋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共27张PPT).ppt
- 2017秋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共24张PPT).ppt
- 2017秋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共30张PPT).ppt
- 2017秋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 (共26张PPT).ppt
- 2017秋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共28张PPT).ppt
- 2017秋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远古的传说 (共25张PPT).ppt
- 2017秋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共26张PPT).ppt
- 2017秋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共30张PPT).ppt
- 2017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共22张PPT).ppt
- 2017秋人民版九年级政治上册作业课件期末达标测试题 (共28张PPT).ppt
- 2017秋人民版九年级政治上册作业课件第12课第1框 我的未来不是梦 (共25张PPT).ppt
- 2017秋人民版九年级政治上册作业课件第1课第1框 地球村的形成 (共25张PPT).ppt
- 2017秋人民版九年级政治上册作业课件第10课第2框 幸福是一种能力、第3框 幸福门票 (共26张PPT).ppt
- 2017秋人民版九年级政治上册作业课件第12课第2框 走自己的路、第3框 听听别人的意见 (共28张PPT).ppt
- 2017秋人民版九年级政治上册作业课件第11课第1框 德立身之本 (共26张PPT).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