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m预应力砼空心板现浇吊装施工技术方案.doc

20m预应力砼空心板现浇吊装施工技术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m预应力砼空心板现浇吊装施工技术方案 一、编制依据 1、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B01-2003。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4、江合高速公路D6合同段标招、投标文件。 5、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二、工程概况 我合同段石灰坝中桥和堰口上中桥跨燕口河,水流量小,桥下净空高度约4.5m。上部结构均为单跨20m预应力砼空心板简支梁桥,共有28片20m预应力空心板梁。因两桥处于沟谷,施工场地狭小,且土石方短时间内无法调运成型,缺乏梁板预制场地。为满足施工进度计划要求,我部拟采取在桥跨内搭设满堂式支架现浇空心板,张拉、压浆、封端后水平横移至相应位置的施工方案。 桥梁名称 结构类型 跨径(m) 斜交角度 空心板数量 K32+342堰口上中桥 预应力砼空心板 1--20 135o 14 K33+418石灰坝中桥 预应力砼空心板 1--20 60o 14 三、技术标准 全线采用高速公路标准设计,双向四车道,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设计行车时速: 80Km/h 2、路基宽度: 24.5m 3、中央分隔带宽度: 2.0m 4、行车道宽度: 整体式2×2×3.75m 5、硬路肩宽度: 整体式2×2.5m 6、设计荷载标准: 汽车-I级 四、临时设施、施工布置 1、施工便道:我部在红线外有一条约400m长便道,连接S106省道,路宽约3.5m,完全满足施工要求。 2、施工电源:在线路附近设有315kVA变压器一台解决工程及生活用电,自备一台40KW发电机解决停电时临时施工用电。 3、施工用水:桥下燕口河的河水可解决工程用水。水源在开工前必须检验其质量是否符合相应的技术规范。 五、施工进度安排 本工程计划2011年4月1日开工,2006年5月31日完工。 六、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分工 本工程施工负责人为项目副经理沈晓东,负责预应力空心板梁施工的全面工作。施工由桥梁第二施工队负责,施工队队长张明星。空心板梁预制组织机构、人员分工及机械设备配置见表一、表二、表三。 主要施工人员表(表一) 序号 姓名 职务 职称 备注 1 沈晓东 项目副经理 工程师 2 潘 文 项目总工 高级工程师 3 张明星 施工队长 工程师 4 周 亮 结构工程师 工程师 5 汤 霞 试验工程师 工程师 测量工程师 工程师 7 刘新强 质检工程师 工程师 8 任康露 协调部长 工程师 9 冯卫文 技 术 员 工程师 10 周三喜 安 全 员 工程师 11 舒劲松 质 检 员 工程师 现场施工人员到位情况表(表二) 序号 工种 人数(人) 备注 1 设备操作手 3 2 模板工 6 3 架子工 6 4 焊 工 4 5 钢筋工 6 6 砼 工 6 7 电 工 1 8 安全员 1 9 普 工 15 合计 48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一览表(表三) 序 号 设 备 名 称 数 量 备 注 1 强制式搅拌机 1台 砼生产 2 装载机 1台 拌和站上料 3 25T汽车吊 2台 梁板吊装 4 发电机组 1组 5 电焊机 2台 钢筋加工 6 钢筋弯曲机 1台 钢筋加工钢筋加工’ 式中SQ’:基本可变荷载产生的力学效应 SG:永久荷载中结构重力产生的效应 Sd:荷载效应函数 rg:永久荷载结构重力的安全系数 rq:基本可变荷载的安全系数 强度满足的条件为:Sd(rgG;rqΣQ) 式中rb:结构工作条件系数; rd:结构抗力系数 对于钢管支架为σ=N/An≤f 式中N:轴心压力设计值(N);An:钢管净截面积mm2 ΣG=(g2+g3)×0.9×0.9 =(10.35+0.75)×0.9×1.2=8.991KN ΣQ=(g4+g5+g6)×0.9×0.9 =(4.0+2.0+2.5)×0.9×0.9=6.885KN q=1.2SG+1.4SQ’=1.2×8.991+1.4×6.885=20.428KN 已知钢管φ48×3.5,I=2.06×105mm4,A=489.303mm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表5.1.6) σ=N/An=20.428×1000/489.303 =41.75(N/mm2)≤f=205(N/mm2) 立杆强度符合要求。 B、稳定性验算 已知采用φ48×3.5,i=1.58,步距为1.50m λ=l。/i =150/1.58=95,查《路桥施工计算手册》附录三, 得φ=0.552,则 N/φA=20428/(0.552×489)=75.68(N/mm2)205(N/mm2) 立杆

文档评论(0)

ze12223074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