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 第7章 应力状态及强度理论.ppt

  1.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材料力学 第7章 应力状态及强度理论

第7章 应力与应变状态分析 第7章 强 度 理 论 复杂应力状态的形式是无穷无尽的,建立复杂应力状态下 的强度条件,采用模拟的方法几乎是不可能的,即逐一用 试验的方法建立强度条件是行不通的,需要从理论上找出 路。 已知:[s ]=170 MPa, [t ]=100 MPa, Iz=70.8×10-6 m4 , Wz=5.06×10-4 m3 全面校核梁的强度。 正应力强度校核 实验表明:此理论对于一拉一压的二向应力状态的脆 性材料的断裂较符合,如铸铁受拉压比第一强度理论 更接近实际情况。 强度条件 断裂条件 即 无论材料处于什么应力状态,只要发生屈服,都是由于微元内的最大切应力达到了某一极限值。 3. 最大切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 -构件危险点的最大切应力 -极限切应力,由单向拉伸实验测得 屈服条件 强度条件 实验表明:此理论对于塑性材料的屈服破坏能够得到 较为满意的解释。并能解释材料在三向均压下不发生 塑性变形或断裂的事实。 局限性: 1、未考虑 的影响,试验证实最大影响达15%。 2、不能解释三向均匀拉伸下可能发生断裂的现象。 无论材料处于什么应力状态,只要发生屈服,都是由于微元的最大形状改变比能达到一个极限值。 4. 形状改变比能理论(第四强度理论) -构件危险点的形状改变比能 -形状改变比能的极限值,由单拉实验测得 屈服条件 强度条件 实验表明:对塑性材料,此理论比第三强度理论更符合 试验结果,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当应力 强度条件中直接与许用应力[s ]比较的量,称为相当应力sr (畸变能理论) (最大切应力理论) (最大拉应力理论) (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 强度条件的一般形式 sr ≤ [ s ] 已知:s 和t,试写出: 最大切应力理论和 畸变能理论相当应力的表达式。 s t 常见的平面应力状态如图 解:首先确定主应力 s2=0 平面应力状态特例 最大切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 畸变能理论(第四强度理论) ?r4= 相当应力颠三倒四! 已知 : 铸铁构件上危险点的应力状态。铸铁拉伸许用应力 [?t] =30MPa。 试校核该点的强度。 10 11 23 解:首先根据材料和应力状态确定失效形式,选择强度理论。脆性断裂,最大拉应力理论 ?max= ?1? [?t] 其次确定主应力 主应力为:?1=29.28MPa,?2=3.72MPa, ?3=0 ?max= ?1 [?t] = 30MPa 结论:满足强度条件。 120 280 14 14 8.5 z y ○ ○ ○ P P=200kN 420 420 2500 A B C D ○ ○ ○ P P=200kN 420 420 2500 A B C D ○ M FS 84 200 200 (kN) (kN·m) ○ ○ 梁在横力弯曲时的正应力和切应力为: σmax z xy z FsS I b t * = τmax m—m截面上各点的应力 梁的主应力和主应力迹线 梁内任意一点处的单元体及主应力为: 1 2 3 4 5 P1 P2 q 如图,已知梁发生剪切弯曲(横力弯曲),其上M、Q0,试确定截面上各点主应力大小及主平面位置。 单元体: 2 1 s1 s3 s3 3 s1 s3 4 s1 s1 s3 5 a0 –45° a0 s t A1 A2 D2 D1 C O s A2 D2 D1 C A1 O t 2a0 s t D2 D1 C D1 O 2a0= –90° s D2 A1 O t 2a0 C D1 A2 s t A2 D2 D1 C A1 O 拉力 压力 主应力迹线(Stress Trajectories): 主应力方向线的包络线——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都指示 着该点的拉主应力方位(或压主应力方位)。 实线表示拉主应力迹线; 虚线表示压主应力迹线。 ?1 ?3 ?1 ?3 q x y 主应力迹线的画法: 1 1 截面 2 2 截面 3 3 截面 4 4 截面 i i 截面 n n 截面 b a c d ?1 ?3 ?3 ?1 二、梁的主应力迹线 m—m截面上 各点的主应力方向 注:中性轴以上横截面受压,主应 力s1 与铅直方向的夹角小于450。 中性轴以下横截面受拉,主应力s1 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小于450。 主应力迹线:在梁的平面内绘制的两组正交的曲线,曲线上各点的切线方向为该点的主应力方向。 图示受均布载荷作用简支梁的主应力迹线。及根据主应力迹线做的配筋图。 实线——主应力s1 的迹线;虚线——主应力s3的迹线。 三个主应力都不为零的应力状态 三向应力状态的 主应力单元体 1 s 2 s 3 s 三向应力状态 由三向应力圆可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