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docVIP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叶澜语)它告诉我们:课堂上学生学习是学生与教师、同伴、作者“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的“动态”过程,会有许多意外与惊喜。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成功、有效的课堂离不开预设,也不能没有生成。因为,精彩往往缘自生成!在生成的过程中,师生双方超越了传统的教与学的理念,课堂中充满了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满足。焕发了师生的生命活力。因此,我们教师应在继承传统的预设教案的基础上,加大对课堂教学的改革,使自己真正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使预设成功与动态生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而让小学语文在新课程改革中健康前行。   1 全面的预设,巧妙的生成。生命的美丽在于它的独特性。“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正确相同的叶子。”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生命个体问的各个方面都充满着差异。语文课堂就是要将这种差异视为一种教学资源,努力创造条件展现学生丰富多彩的个人世界。我们教师就要根据生情做好教学中的预设。预设教案,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现实的课堂大多还是预设成功的。只有充分的预设,才能成就精彩的生成。   如我在教学柳宗元的《江雪》时,提了这么一个问题:“这么冷的天,这位老人真的是在钓鱼吗?”一石击起千层浪。是啊,不在钓鱼又足为什么呢?我用期待的目光望着学生。有的说:“老人是在独自欣赏雪景。”万里江山,粉妆玉砌,渔翁之意不在鱼,在乎雪景之美也!有的说:“老人内心十分孤独、寂寞,每一行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说是‘千万孤独’。”多妙的发现啊!有的说:“我觉得老人在磨炼自己的意志,因为天寒正可以锻炼人。”有的说:“这位老人与众不同,看起来很清高。”诗人那种不愿同流合污的心迹不正隐含其中吗?最后有一位学生说:“他是在钓一个春天!”一语双关!是啊。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诗人在遭受重重打击之下仍然孜孜以求,不正是等待“??天”的到来吗?学生的诠释独具慧眼,精彩至极。课堂打开了学生思维和想象的空间,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这样的语文课,预设使生成充满了活力和魅力,显现出生命多姿多彩的美丽!   2 不拘泥预设,精彩的生成。我们倡导生成性语文课堂教学,不是说课堂教学不要预设,而是教学需要预设,但预设不是教学的全部,若预设牵引的痕迹多了,随机生成的亮点就会减少。因此,只有在实施预设教案的进程中,教师随时捕捉学生的疑问、想法、创见等精彩瞬间,因势利导致改变原来的教学程序或内容,自然地变为动态生成,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1 转变教师现念,变重“教”为重“学”。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因而每一课的教学方法应随着学生的学习需要不断改进,以学定教。一位教师上《三借芭蕉扇》,对《西游记》耳熟能详的他感到胸有成竹,认定自己一定能将课文演绎得淋漓尽致。意外的是上课仅两分钟,他便发现有个孩子没有听讲,却专注于《三借芭蕉扇》的卡爱画创作。这位教师没有制止。而是抓住学生的这一爱好,因势利导,及时改变教法:“这么喜欢画画,不如画个故事。”没想到学生反响强烈,于是他叉灵机一动,提出三个要求:①用连环画的方式表现故事的发生、发展。②给每幅画配上简单的文字。③根据画面讲故事。结果,教学效果出奇得好,用这位教师的话说,此课被学生演绎得淋漓尽致。教师根据课堂发生的意外情况,随机改变原定的教学方法,这种以学定教的教学方式,使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在共振中共鸣。   2.2 重视学生情感,变要“我”为我“要”。由于编写教材的某些局限,有些文本内容离学生生活经历较远。导致学生对某些问题不甚理解;有些文本内容趋于理想化,课文情节与生活实际有出入。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使文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之间建立一种相对或相似的联系。同时,允许学生挑战教师,挑战教材。如在《花瓣飘香》教学结束的时候,我动情地总结道:小女孩的妈妈生病了,爸爸又不在家。作为一个小女孩,她能为妈妈做些什么呢?她只能用她一颗金子般的爱心去安慰妈妈。多么懂事、多么可爱的小女孩呀!这时。一位学生把他倔强的小手不服气地举了起来:“老师,我觉得课文的结尾写错了!”“哦,错在哪里?”“我认为,小女孩不可能再来摘花瓣了。因为她已经被‘我’撞见过了,她会不好意思的。怎么会再来摘花瓣呢?”的确呀!课文对“如何送花”这一环节处理得很是模糊。小手一只只的多了起来,认可这位学生说法的人多了起来。这时,我灵机一动,“既然,你们都觉得课文这里写得不太合理,能不能以‘我’的身份,续写‘送花’呢?”“好。”学生异口同声地说。   3 预设的意外,智慧的生成。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情境、备生活、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