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渣沟深基础施工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冲渣沟深基础施工方案

冲渣沟深基础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本工程冲渣沟位于C-D跨之间,距C轴线最小仅6.29米,长度约为330米。沟壁砼厚度为700mm,底板砼厚度为800mm。36-28轴及22-11轴处冲渣沟各为一段,28-22轴处冲渣沟为平行两段。加热炉区域最深,为12.5米左右。 2.工程特点 本工程地质条件差,整个工程区域内土质较差,地下水位较高,土层中含有淤泥层土质。冲渣沟基础较深,离厂房柱基础较近,施工难度大。 根据规范要求,此类基坑为一类基坑,因工期较紧,施工条件有限,采用钢板桩进行支护施工。 3.施工部署 3.1施工管理体系及劳动力资源 3.1.1施工组织管理机构网络图 组织机构网络图详见下图: 管 理 机 构 网 络 图 3.1.2劳动力配备计划 劳动力计划表 工程需用量 基础施工阶段 木 工 90 瓦工(砼工) 40 钢筋工 50 电 工 8 电焊工 20 机械工 4 普 工 50 合 计 262 3.2主要机械设备及周转工具配备计划 3.2.1主要机械设备统计表 主要机械设备统计表 序号 机械名称 规格、型号 台 数量 备 注 1 搅拌机 JZ350 台 2 2 钢筋弯曲机 WJ40-A 台 1 3 钢筋切断机 GJ-40 台 1 4 钢筋调直机 GSB-4/8 台 1 5 钢筋对焊机 台 1 6 交流电焊机 台 10 7 蛙式打夯机 HW-60 台 2 8 平板振动器 HZP-70A 台 1 9 插入式振动棒 HFBX-50 台 6 10 切割机 台 1 11 高压潜水泵 台 30 12 气焊设备 套 10 13 圆盘锯 MJ104 台 1 14 压刨 MB106 台 1 15 装载机 3M3 台 1 16 反铲 1m3 台 1 17 自卸车 台 5 18 翻斗车 1T 台 2 19 汽车 5T 台 2 20 汽车吊 25T 台 2 21 钻孔桩机 台 1 22 锤击桩机 台 1 3.2.2主要周转材料组织 根据工程进度需要,组织相应的周转工具及时进场。 3.2.3施工计量、检测仪器具配置计划 序号 计量检测器具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钢卷尺 50m 把 1 合格 2 游标卡尺 0-125MM 把 1 合格 3 质量检测尺 J2C-8 把 1 合格 4 水准仪 S3 台 1 合格 5 经纬仪 J2 台 1 合格 6 磅秤 TGT-100 只 2 合格 9 砼试模 150*150*150 组 3 合格 10 砂浆试模 70.5*70.5*70.5 组 3 合格 11 坍落度筒 只 1 合格 3.3.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该工程的结构特点及现场实际情况,冲渣沟基础施工工期安排约90天,其中粗轧区为40天。根据图纸到位情况,分段同时开挖基础,深、浅基础配合施工,合理安排。 3.4施工步骤 3.4.1总体工艺流程: 3.4.2主要施工顺序 施工准备、定位放线→深井降水及井点降水施工→钢板桩支付冲渣沟基坑→桩间一层土方开挖→桩间二层土方开挖→桩间三层土方开挖→基础垫层→钢筋绑扎→模板支设→浇筑砼→拆除模板清理→回填。 4.施工准备 4.1施工环境准备 落实现场坐标,水准点及水、电接口的情况。 现场施工临时道路,采用碎石铺设100厚碎石道路4米宽,供现场车辆及人员进出使用。 4.2技术准备 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图纸,进行图纸会审前的准备,做好自审记录。 组织桩机进场,确定深井井点位位置,对深井井位置进行定位。 建立±0.00标高控制点,轴线控制网,做好复核记录并经有关单位认可。 4.3材料准备 进场的材料及时进行检验,合理堆放并进行挂牌标识,确保合格的材料用于工程中,不合格的材料绝不能用到工程中,并作出处理措施。 采购员收集、保存好各种采供合同、供应商档案资料、检验记录,合格证书等。 钢板桩材料进场到位。 5.工程测量 5.1控制网的建立 5.1.1根据总平面图和现场实际条件,依据业主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建立平面控制网,并在建筑物四周抄定控制轴线。 5.1.2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点,将水准标高引测到施工现场。并作好临时控制点,施工中定期对其进行复核,做好保护。 5.2平面测量控制 5.2.1本工程主平面测量控制采用平面控制网与极坐标相结合的方法。 5.2.2根据平面控制网定出设备基础的中心线,并在中心线上作好中心线控制点,对其定期进行复测。 5.2.3用1.5m长钢管打地入下,地面上预留20mm上焊铁板并在其上划十字线。控制点的位置远离设备基础边线(10m以外),且不受施工影响。 6.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