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智慧Wisdom in Western Philosophy.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方哲学智慧Wisdom in Western Philosophy

西方哲学智慧 Wisdom in Western Philosophy 第九讲:笛卡尔的哲学 Descartes 近代西方哲学之认识论转向 古代哲学、中世纪神学以及经院哲学所讨论的问题都是形而上学的问题。柏拉图的相论、经院哲学的本体论证明,它们所研究的都是形而上学的问题。 所谓“形而上学”(metaphysics)是指研究世界或宇宙中真实存在的究竟是什么的学问。凡是研究宇宙真实存在的问题都是形而上学的问题,有时也被称为本体论问题。 讨论形而上学问题的哲学家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他们究竟是如何知道“相”,如何知道“上帝”之存在的,这导致后来神学家甚至讨论一个针尖上能够站多少天使,天堂玫瑰是否有刺之类的无意义的问题。 真正开始对认识问题,对人的认识能力开始反思的哲学家是笛卡尔,这在欧洲哲学史上被称为“认识论转向”(epistemological turn)。 这一转向在人类思想史上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如果我们不先解决如何知道的问题,不先解决正确或错误的标准问题,我们的哲学讨论就会陷入无效的讨论,因为我们无法确定谁是谁非,讨论也就无法取得成效。 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发展了一整套形式逻辑的体系,我想最初的用意也是为了解决争论或辩论中谁是谁非或正确性的标准问题。 这种思想方法上的变革,风气的改变,对西方现代科学的诞生是起了加速或促进作用的。 1660年,少年牛顿初入剑桥大学,在别人问他要学什么的时候,据说他回答道:“数学,因为我打算去检验人事占星术”。 还有伽利略的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落体速度与其重量成正比的观点。 笛卡尔 若内·笛卡尔(René Descartes,1596-1650),著名法国哲学家,数学家。 西方近代哲学之父。 笛卡尔生平 1596年3月31日出生在法国都兰(Touraine)一个叫做“La Haye”(1802年改为La Haye-Descartes。1967年改为 “Descartes”)的小镇。 笛卡尔生平 大约10岁左右的时候,他父亲送他到拉夫赖士(La Flèche)一所刚刚成立不久的学校——亨利四世学院(Collège Henry IV)读书,这所耶稣会学校很快就成为了当时欧洲杰出的学术教育中心之一。笛卡尔晚年回忆他早年在该校所受到的教育,特别是数学方面的教育时还感到自豪,尽管他对学校所教的经院哲学的亚里士多德主义感到厌恶。 1614年他离开了拉夫赖士,到Poitiers学习了两年的民法和教会法规,1616年获得了法学方面的学位或执照。 生平 他当过兵。1619年-1620年,他在德国的巴伐利亚服役期间,发生了在他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事情。 1619年11月(23岁),在寒冷的冬天里,他坐在一个火炉之中,沉思默想。他思考知识的不统一和不确定性。他对数学的确定性、必然性和精确性感到惊讶。他所思考的问题是:怎样才能找到一个所有知识的基础,从而使得知识变得和数学一样统一和确定?突然之间,头脑中灵光一现,他看到了一种方法,通过这一方法可以找到一个全部知识的坚固的基础。 他的最重要的两本哲学著作《谈谈方法》 (Discourse on the Method for Conducting One’s Reason Rightly and for Searching for Truth in the Sciences)(1637)和 《第一哲学沉思集》(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1641),反映的就是他这段时间沉思的结果。 生平 他去过意大利,英国,定居过巴黎,可能是害怕宗教迫害,最后在荷兰定居(1629—1649年)。 他是一个天主教徒。据说他听到伽利略第一次被秘密判罪,决心不发表他的巨著《宇宙论》(Le Monde)。 他通过法国住瑞典大使沙尼雨和瑞典女王克丽斯婷娜(Christina)通信,1649年9月女王派了一艘军舰去接他,请他讲授他的哲学。但她只能早上5点听他讲课。结果寒冷的天气,加上沙尼雨害重病,笛卡尔要去照料他,结果1650年2月11日因肺炎病逝,终年不到54岁。 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集》 笛卡尔在《第一哲学沉思集》中声称他的任务是要确定无疑地证明两件事情:第一,上帝的存在。第二,灵魂和身体之间的区别。他希望这种证明像数学一样确定。 他认为只有两种心灵的运作(mental operations)可以使我们获得确定性的知识:直觉和演绎。 他所说的直觉是指理智的活动使思维达到如此的清晰的程度,以至于心中没有留下任何的怀疑。直觉给予我们清楚分明(distinct and clear)的无可怀疑的观念。比如,“一条直线就是两点之间的最短的距离。”又比如,“如果A=B,B=C,那么,A=C。” 他所说的演绎则指的是“从确定的已知的事实出发所进行的必

文档评论(0)

woai118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