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章 土木工程材料_烧土制品及玻璃
第3章 烧土制品与玻璃
本章导学
学习目的:
粘土的组成及在焙烧时的变化(形成石质材料的过程及烧结性)。生产烧土制品的主要过程。成型方法类型,干燥与焙烧方式,以及制品上釉的目的。烧结普通砖中的红砖、青砖、过火砖及欠火砖的特点。烧结普通砖的技术性质、强度等级确定、等级划分及合理应用。烧结空心砖类型及采用空心砖的技术经济意义。烧结空心砖的技术性质、强度等级确定及等级划分。
教学要求:深入现场了解烧土制品与玻璃的生产工艺、技术规格与要求。
烧土制品是以粘土为主原料,经成型及焙烧所得的产品。我国在建筑上应用烧土制品的历史悠久,如粘土砖、瓦在距今2300年前的战国就开始应用。作为建筑材料的烧土制品至今仍在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以普通粘土砖为例,尽管出现许多新型墙体材料,但砖墙仍占很大的比重。这是因为粘土原料较普遍,制品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并有较好的装饰效果。烧土制品按用途可分为:墙土材料(烧结普通砖、粘土空心砖)、屋面材料(瓦)、地面材料(地砖)、装修材料(饰面陶瓷)及其它功用材料(卫生陶瓷、绝热砖、耐火砖及耐酸砖板)等。
3.1烧结普通砖的生产与技术指标
3.1.1粘土原料
3.1.1. 粘土的组成
粘土的主要组成矿物称为矿物。粘土矿物是具有层状结晶结构的含水铝硅酸盐(xA12O3??ySiO2??zH2O),常见的粘土矿物有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等。粘土吕除粘土矿物外,还含有石英、长石、褐铁矿、黄铁矿以及一引起碳酸盐、磷酸盐、硫酸盐类矿物等杂质。杂质直接影响制品的性质,例如细分散的褐铁和碳酸盐会降低粘土的耐火度;块状的碳酸钙焙烧后形成石灰杂质,遇水膨胀,制品胀裂而破坏。 粘土的颗粒组成直接影响粘土的可塑性。可塑性是粘土的重要特性,它决定了制品成型性能。粘土含有不同粗细的颗粒,其中极细(尺寸小于0.005mm)的片状颗粒,使粘土获得较高的可塑性。这类颗粒称为粘土物质,含量愈多,可塑性愈高。
3.1.1.2粘土焙烧时的变化粘土焙烧后能成为石质材料,这是粘极为重要的特性。
粘土成为石质材料的过程: 粘土在焙烧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具体过程因粘土种类不同而有很大差别。一般的物理化学变化大致如下:焙烧初期,粘土中自由水逐渐蒸发,当温度达110℃时,自由水完全排出,粘土失去可塑性。但这时如加水,粘土仍可恢复可塑性。
温度升至425℃~800℃时,有机物烧烬,粘土矿物及其它矿物的结晶水脱出。这时,即使再加水,粘土也不可能恢复可塑性。随后,粘土矿物发生分解。继续加热至1000℃以上时,已分解的粘土矿物将形成新的结晶硅酸盐矿物。新矿物的形成使焙烧后的粘土具有耐水性、强度和热稳定性(低抗温度激变的本领)。
与此同时,粘土中的易熔化全物形成一定数量的熔融体(液相),熔融体包裹未熔融颗粒,并填充颗粒之间的空隙。由于上述两个原因(新矿物和液相的形成),焙烧后的粘土冷却后便转变成石质材料。随着熔融体数量的增加,焙烧后的粘土中开口孔隙率减小,吸水率降低,强度、耐水性和抗冻性提高。烧结普通砖及其多孔烧土制品的温度约为950~1000℃。
3.1.1.3粘土的烧结性
粘土在焙烧过程中变得密实,并转变为石质材料的性质称为粘土的烧结性。图3—1为焙烧温度与焙烧后粘土吸水率之间的关系曲线,由该图可以说明粘土的烧结性。随温度的升高,焙烧后的粘土吸水率减小,即烧结程度提高,一直达到C点。在温度t0_tA的温度间隔称为粘土的烧结范围,tA为开始烧结温度。烧结范围与粘土组成有关,此范围愈宽,焙烧的制品愈不易变形,因而可获得烧结程度高的密实制品。生产普通粘土砖的易熔粘土(耐火度很低的粘土)浇结范围很窄,只有50~100℃,耐火粘土的烧结范围高达400℃。
图3-1 焙烧后粘土吸水率与焙烧温度的关系
3.1.2烧土制品生产简介
烧土制品生产工艺的简、繁,因产品不同而异。烧结普通砖、粘土空心砖的工艺过程为:采土→原料调制→制坯→干燥→焙烧→制品。
饰面烧土制品(饰面陶瓷):原料调制→成型→干燥→上釉→焙烧→制品。
也有的制品在成型、干燥后先焙烧(素烧),然后上釉再焙烧一次(釉烧)。
(一) 原料调制与成型 原料调制的目的是破坏粘土原料的天然结构,剔除有害杂质,粉碎大地原料,然后与其他原料及水拌合成均匀的、适合成型的坯料。根据制品的种类和原料性质,将坯料调成不同状态以供成型。坯料成型后通常称作生坯。成型方法有如下三种: 1.塑性法成型 用含水量为15~25%可塑性良好的坯料,通过挤泥机挤出一定断面尺寸的泥条,切割性差的坯料,在压力机上成型。由于生坯含水量小,有时可不经干燥立即进行焙烧,简化了工艺。外墙面砖及地砖多此法成型。 2.半干压或干压法成型 用含水量低(半干压法成型为8~12%,干压法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