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短文二篇同步作业课件新人教版.pptVIP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短文二篇同步作业课件新人教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短文二篇同步作业课件新人教版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C ) 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D.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4.下列句子没有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C ) A.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D.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6.理解默写。 (1)《答谢中书书》 ①作者描写一日之内景象变化的句子是:__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__ ②表现作者自得与自豪之情的句子是:__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 (2)《记承天寺夜游》 ①文中描写月色的精妙之笔是:__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__ ②作者月下抒怀的句子是:__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 ;;8.对照阅读苏轼的另两首词作中的名句,回答问题。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实是欲界之仙都。 __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__ 11.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文中所写的朝夕景物的变化。 __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__ 12.文中写景有什么特点?试举例说明。 __①景中寓情;②注意描写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以及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③用笔洗练,毫不雕琢。举例略。 ;13.这篇课文通过写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__表达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__ 14.文章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提他有何深意? __指谢灵运。说明能够欣赏领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少。__ ;(二)(重庆中考)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回答问题。 15.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盖竹柏影也( 大概是 ) (2)水中藻、荇交横( 交错纵横 ) 1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__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__ ;17.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文章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B.文章第①②句叙事,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叙述自然流畅。 C.文章第②③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D.作者描绘庭中景物极富特色:写月突出其明,写影突出其形,写水突出其清。 ;18.文中“闲人”一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的情感,请参照示例,写出你的理解,并说明理由。 示例:闲人——表现出苏轼的自得之情。月夜处处都有,可只有他和张怀民这种情趣高雅的人才懂得欣赏。 闲人——__示例:表现出苏轼的悲凉之情,他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受污遭贬,不愿做闲人却只得做闲人。__ ;游大林寺(江西中考) 白居易 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凡十七人。自遗爱草堂①,历东西二林②,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寺中唯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③。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④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因口号绝句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 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宏简、李补阙渤三人姓名文句。因与集虚辈叹,且曰:“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自萧、魏、李游,迨⑤今垂二十年,寂寥无继来者。嗟乎!名利之诱人也如此!” (选自《全唐文》,有删减) 【注释】①遗爱草堂:白居易贬江州后,在庐山遗爱寺自己建的草堂。②东西二林:指东林寺、西林寺。后文的“化城”指化城寺。③海东人:新罗国人,新罗国地处朝鲜半岛。④聚落:村庄。⑤迨(dài):等到。 ;1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B ) A.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B.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C.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D.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山桃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