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个地方首富兴衰与罪罚
一个地方首富的兴衰与罪罚
跌宕起伏的宝港破产案,一场耗费了高额行政、司法及社会成本的角逐,直接导致南通最大私营企业的消亡
52岁的陈保存再次站到了南通市中级法院的法庭上。
这是1月22日,由江苏省高院主持的二审庭审。半年前的2007年6月21日,陈保存被南通市中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4年;其子陈剑被同案判监九年。父子二人被认定虚报注册资本、挪用资金、合同诈骗三项罪名。
自2005年10月被拘以来,这位原南通宝港油脂有限公司(下称宝港或宝港油脂)的老板、一度的“南通首富”,已失去自由两年余。陈保存案发于2005年八九月间,导火索是多年的合作伙伴――南通狼山港务公司全面停止贷款担保,致使宝港油脂资金链断裂。
随后,陈氏被拘,银行逼贷,政府接管,法院判令破产……围绕这家私企的破产重组,一场激烈的争夺在南通地方政府与众多债权银行间上演。
如今,主导重组的南通市政府已与12家债权银行达成了75%偿债率的调解协议,并以国资机场、铁路为抵押,贷款1.5亿元先行垫付,继而将宝港油脂及陈氏剩余资产的追诉权握在手中。曾经的南通“第一民企”宝港油脂,也早已换了主人。
在半年前的一审中,陈保存为自己作无罪辩护。此次二审,被告席上的前“南通首富”未及谈论案情,却已直指一审的司法瑕疵――一审判决后不到十天,南通市中院前后向他出具了两份判决书,后者对前者在涉及案情定性的关键表述上进行了修改。
类似情形亦出现在一审审理中,控方南通市检察院曾对起诉书反复修改。上述判决书和起诉书的修改焦点,均关乎陈氏被控主要罪名――合同诈骗有无主观故意。
这场控辩激烈、一波三折的官司至今未了,耐人寻味。
陈保存与狼山港
江苏南通市狼山港港区北侧,宽阔的长江出海口边上,十余座巨大的储罐矗立于岸线。运自美洲的转基因大豆,从高高架起的自动输送带上移船入罐;经压榨产出的食用大豆油,流入厂区另侧的高大油罐中。
这座在港口占地百亩的现代化食用油加工厂,便是当年的南通头号私企宝港油脂。2007年3月间,它已易主新加坡上市公司来宝集团,变更为外商独资企业。
宝港油脂所占据的这段长江岸线,属于国企南通港口集团的子公司狼山港务公司。宝港油脂的高速发展全赖这段黄金岸线。1999年之前,陈保存不过是南通邻县大丰的一名小老板,资产不足数百万元。1999年,受亚洲金融危机所累,狼山港一派萧条景象,时任狼山港务公司经理的黄文达结识了陈保存,邀其在港区建厂榨油。陈遂在南通创办新榨油厂,此即为宝港油脂。
宝港油脂将生产线设于港口仓库内,海轮运来的大豆可从传输带直接进厂,就此获得无可替代的成本优势。而榨油厂常年大批进口大豆和油料,则可增加狼山港吞吐量,令港口公司收益不菲。
“前港后厂”的模式形成,宝港迅速扩张。食用油脂加工厂追求规模效应,所需资金极大。而宝港早期移至南通时,注册资本仅260万元,亟需大量信贷支持。在实际运作中,宝港主要靠狼山港提供的国企信用担保为杠杆,撬动巨额银行贷款支撑自身超常规的发展。据其工商资料,宝港总资产在2000年已达3.8亿元,2004年升至12.9亿元,长年资产负债率在80%以上,最高时达93%。
数年经营中,宝港油脂、拥有岸线资源的狼山港务公司,以及贷款银行之间,形成了独特的“三角融资链”。具体而言,宝港支付5%-15%的保证金,向银行申请开具信用证,由狼山港提供连带信用担保。信用证期限一般为六个月,一俟大豆到港,信用担保即转为大豆质押担保,狼山港对银行负有质押物监管之责,直至贷款清偿。
实际上,狼山港务公司自身数千万元的净资产,远不足以覆盖其担保形成的数亿元风险敞口,其担保的本质是母公司南通港口集团的信用担保。狼山港系南通港口集团子公司,虽具独立法人资格,但经营、财务大权均归属集团。在事后的偿债博弈中,银行方面正是锁定了港口集团与狼山港之间的法律连带责任。
更为关键的是,大豆进港后的所谓“质押担保”,实质上仍是国有港口信用担保。据知情人解释,大豆是易损物,并不能在六个月的贷款期内始终存放于某个储仓,直至偿清贷款方才调用生产。事实上,进口大豆一旦进港,便立即输入宝港生产线,因此,银行质押单据上的“某某仓大豆质押”字样,并无实际意义。
对于这种名为质押实为信用担保的贷款模式,银行方面亦心照不宣。在市场繁荣、企业蒸蒸日上的1999年至2004年间,构筑于银企潜规则之上的“三角融资链”,为各方都带来了不菲的收益。
得寸易,进尺难
宝港借此完成了飞跃,至2004年销售超过26亿元,成为南通最大的民营企业、国内民企500强之一,甚至号称“亚洲最大的食用油企业”。陈保存本人也成为以企业产值计的南通“首富”。
烈火烹油的盛象之下,潜伏着巨大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