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6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形成原因:海拔的变化 分异基础:水热组合 分布特点:垂直更替,沿等高线延伸,类似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垂直分异规律 1.山麓自然带反映当地气候类型 2.影响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 3.同一自然带:气温越高分布的海拔越高 4.雪线海拔:坡向(迎风坡雪线海拔低;阳坡雪线海拔高) 若既是迎风坡又是阳坡则以 迎风坡为主 a.纬度:纬度越低,自然带越复杂 b.海拔:越高自然带越复杂 相对高度(山麓到山顶):越大越复杂 c.坡向:迎风坡降水多越复杂 * 相互渗透、制约和联系的整体 气候 水文 生物 土壤 地貌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生物 大气 水 岩石 地形 土壤 在水循环中起作用 影响大气成分 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 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 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改造土壤 为植物生长提供光和热 加速岩石的风化作用 风化产物为植物生长提供矿物质 有机质:含有生命的有机物质 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吸收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通过降水,土壤和水圈及生物获得水分补给 通过植物蒸腾和土壤蒸发,大气获得了水汽 植物残体进入土壤,向土壤提供了有机质。 岩石通过风化向土壤提供成土物质和无机盐 土壤及岩石风化物被侵蚀,搬运到低洼处堆积,形成沉积岩。 1.生物、土壤、大气、水等 2.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或植物的枝叶截留大气降水;植物又经过蒸腾作用将水分释放到大气中,又经过大气降水补给给土壤。 3.太阳能经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体内,一部分植物作为动物的食物将化学能传递给动物,植物和动物在呼吸过程中将化学能部分转化为热能释放到周围环境中。 二、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b. 平衡功能: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a. 生产功能(1+12):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CO2+ H2O 光照 叶绿素 CH2O +O2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有机物 人类燃烧化石燃料 CO2增加 海洋生物 大气中CO2 海水中溶解的钙 碳酸钙沉淀 消除部分新增的CO2 使大气中的CO2接近平衡 一般把C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有机物, 其余的是无机物 4.把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1.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2.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3.改变了化学元素的存在形式和空间 环境 食物、水源丰沛 寒潮少 避风处含盐土壤充足 藏羚羊 存活率上升 数量增加 环境 食物、水源、避风处、含盐土壤不足 藏羚羊 存活率下降 数量锐减 A B C D 1.“一山不能容二虎”反映了地理环境所具备的 A 生产功能 B 消费功能 C 分解功能 D平衡功能 在没有人类干扰情况下,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的藏羚羊的数量虽有波动,但基本稳定,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 1.各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要素的演化 例: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不仅是土壤侵蚀的过程,而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气候的统一变化的过程中形成 水土流失 砍伐森林 过度放牧 开垦坡地 土壤侵蚀,表土流失,肥力下降 地貌沟壑纵横 河流含沙量增大,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植被退化,覆盖率降低,逐渐消失 气候趋向干旱,蒸发加剧 如图所示:湖泊演变为陆地,是地形、气候、生物、土壤、水文等地理要素的统一变化过程请分析在该过程中各要素是如何统一变化的? 地形—— 水文—— 生物—— 土壤—— 气候—— 由湖泊变成了陆地 由湿润变得干燥 湖水由深变浅直至消失 由水生生物变成了陆地生物 逐渐由湿变干 北部寒温带针叶林 南部温带针阔混交林 改 善 生 态 环 境 净化空气 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 补充土壤有机质 森林面积锐减 生 态 环 境 恶 化 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 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增大,水旱灾害频发, 地貌沟谷纵横,岩石裸露风化速度加快 东北森林 2.某一个自然地理要素的改变会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牵一发动全身”) 平衡大气成分 浮尘、扬沙天气增加 水位 上升 物种构成改变 变得温和湿润 泥沙淤积减少 灾害减轻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西双版纳森林景观 蜀南竹海景观 东北的森林景观 内蒙古的草原景观 新疆荒漠景观 纬度 热量 海陆 水分 气候 类型 生物 土壤 自然带 具有一定宽度 呈带状分布 决定 影响 形成 特点 1.成因 2.世界主要自然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00 100 250 350 500 700 900 00 100 200 300 40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浙江省建设工程其他费用定额》(2018版).docx
- 怎样恢复已删除的文件.doc VIP
- 2025年中国铁道橡胶垫板数据监测报告.docx
- (NEW)电子科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85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pdf
- 2023-2024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选精编第05讲凸透镜成像(解析版).docx VIP
- 2001-2016年电子科技大学《601数学分析》历年考研真题汇总(含部分答案).pdf VIP
- 古典文献学第二章 文献的形成和流布.ppt VIP
- 2025年综合窗口岗位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纪念中国红军长征胜利89周年PPT课件.pptx VIP
- 2025年中国衬橡胶设备数据监测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