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济全球化为中国文化的国际认同提供发展机遇第一
所谓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过程。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进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 其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 其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其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 其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的依赖越来越强,而有效的全球性经济协调机制却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使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 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绝不是一种单纯的经济现象,它已经凭借经济的全球化运行,广泛渗透在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领域,对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发生巨大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中国不仅在经济上塑造着重要的角色,并且在文化上要充分发挥中国文化的优势,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认同度,为建设国际文化新秩序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文化的国际认同面临的挑战 第一,在价值观领域,中国文化遭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强势文化的严重威胁和冲击。 西方价值观:拜金主义、虚无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 传统价值观:克己、寡欲、仁爱、淡泊、圣洁、俭朴、利他 第二,在文化观念领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极力推行文化霸权主义,企图依仗自己经济上的优势,将自己的文化模式强加于人,建立自己意识形态的一统天下。 美国等国公然鼓吹用西方文化征服全世界的文化帝国主义,对一贯主张和平共处、和谐发展的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具破坏性的消极影响。如:美国标榜的所谓“文化全球化”被形象地标榜为“三片”,即代表美国饮食文化的麦当劳快餐“薯片”,代表美国影视文化的好莱坞“大片”,代表美国信息、计算机文化的硅谷“芯片”。 二、经济全球化为中国文化的国际认同提供发展机遇 第一,经济全球化为中国文化实现自我更新提供了丰富的世界文化资源和参照系统。全球化把整个世界变成了密切相连的地球村,这为中国文化实现自我创造性转化提供了丰富的世界文化资源和参照系统,尤其为我们吸收和借鉴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第二,经济全球化为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空前广阔的空间,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通过中国在世界范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活动,中国文化正在以崭新的面貌走向世界。例如少林寺的禅宗和武术、民族音乐、民族服装、汉语、春节、中国制造、中国饮食、中国功夫、中国电影、中国文学和中国哲学等都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热潮。 第三,经济全球化引发的种种弊端也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现实必要性。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随着科技和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在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全球性问题日益显现,如能源日益枯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等等,同时也面临着深刻的社会精神危机,如物欲追求奢华无度,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社会诚信不断消减,伦理道德每况愈下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所蕴涵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经世济民”的胸怀、“博爱”理想、注重气节和勇于献身的精神等,可以纠正现代工业文明对人性与大自然的摧残和压迫,挽救、制衡和警醒迷失于物欲横流的拜物教中的现代人,对于克服西方文化和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有着奇特的疗效。 中国文化所倡导的身与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人生哲学和世界观,对于完善人的性格、情操,对于实现人与自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和谐发展,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克服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弊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济全球化要求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多地认识和了解中国文化的闪光点和无穷魅力,这有利于世界经济的长远发展。 三、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提高中国文化国际认同的措施 第一,面向世界,发展自己。 积极学习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继承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文化要产生影响力,就要向世界贡献新的思想,能够同他人一起解决人类共同的难题。 第二,中国文化要走出去,努力掌握文化发展的主动权。 自1999年以来,我国每年都在海外举办“感知中国”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全世界目前已设立了282所孔子学院和272个孔子课堂,遍布在88个国家。除了课堂教学外,孔子学院还建设了网络孔子学院和广播孔子学院,使中国文化的传播更加广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