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切削刀具.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2 切削刀具 刀具切削性能的优劣主要取决于 切削部分的材料 刀具切削时的几何角度 一、刀具材料 1.刀具材料的基本要求 (1)刀具的硬度必须高于工件,一般60HRC。 (2)足够的强度和韧性,承受切削力和冲击。 (3)高的耐磨性,以抵抗切削磨损,保持一定的刀具寿命。 (4)高的热硬性,高温下保持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5)较好的工艺性、导热性、抗粘结性及热处理性能。 2.常用刀具材料 碳素工具钢 合金工具钢 高速工具钢 硬质合金 陶瓷材料 (1)碳素工具钢 钢号:T7、T8、T10A、T12A等; 热处理:淬火硬度可达60~66HRC; 性能:刀刃锋利,价格低廉,但热硬性差,200~250℃,切削速度8~10m/min; 应用:制造手工刀具,如锯条、锉刀或低速机用刀具。 (2)合金工具钢 合金元素含有Si、Mn、Mo、W、V等,含碳量为0.85~1.5%; 常用牌号:9SiCr、CrWMn等; 性能: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韧性,350℃,切削速度为10~12m/min; 热处理:淬火60~66HRC; 应用:切削速度不高的刀具,如丝锥、板牙、铰刀等。 (3)高速工具钢 含有钨、铬、钼、钒等合金元素; 常用牌号:为W18Cr4V和W6Mo5Cr4V2; 性能:耐磨性和热硬性高于工具钢,500~650℃,切削速度在40m/min。与硬质合金相比,抗弯强度、冲击韧性较高,工艺性能和热处理性能较好,刃磨易锋利; 应用:特别适于制造形状复杂的刀具如钻头、孔加工铰刀、铣刀、拉刀及齿轮刀具等,以及中低速切削的刀具。 (4)硬质合金 由WC、TiC、TaC、NbC等粉末压制、烧结而成; 常用型号:YT15、YT30 YG6、YG8 性能:硬度高达89~94HRA,相当于74~82HRC,850~1000℃使用,切削速度100~300m/min。抗弯强度较低,承受冲击能力较差,刃口不如高速钢锋利。很少用于制造整体刀具。 (5) 陶瓷材料 硬度比硬质合金高,耐热性好(1200℃)、摩擦系数小,化学稳定性好。 陶瓷刀具可以加工钢和铸铁以及高硬度合金。由于其抗弯强度低和冲击韧性较差,通常用于精加工和半精加工。 二、刀具几何形状 切削加工离不开刀具。刀具是整个机械加工工艺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刀具的几何结构 刀具角度 刀具角度的选择 刀具的常见形式 1、车刀的组成 外圆车刀是最基本、最典型的切削刀具,其切削部分(又称刀头)。 刀具切削部分组成 组成: “三面两刃一尖” 1) 前刀面Ar 刀具上切屑流过的表面。 2) 主后刀面Aα 与工件过渡表面(正在切削表面)相对的刀面。 3) 副后刀面A’α 与工件已加工表面相对的刀面。 刀具的几何结构 刀具切削部分组成 4) 主切削刃S 前刀面与主后刀面的交线,它承担主要的切削工作,并形成工件上的过渡表面。 5) 副切削刃S’ 前刀面与副后刀面的交线,协助主切削刃切除多余金属,形成已加工表面。 6) 刀尖 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相交部分。它可以是小的直线段,折线段,或圆弧。 2、确定刀具切削角度的参考平面 1)基面Pr 通过主切削刃上选定点,垂直于主运动速度方向的平面。 参考平面 2)主切削平面Ps 通过切削刃上选定点与切削刃相切,并垂直于基面Pr的平面。 参考平面 3)正交平面Po 通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同时垂直于基面Pr和切削平面Ps的平面。 3、刀具的标注角度 (1)在正交平面Po内(N-N向剖面)的标注角度 ①前角γo 基面Pr与前刀面Ar的夹角 ②后角αo 主后刀面与切削平面Ps的夹角。 (2)在基面Pr内的标注角度 ①主偏角κr 主切削平面与进给运动方向的夹角。 ②副偏角κ’r 副切削平面与进给运动反方向的夹角。 4、刀具角度的选择 1) 前角γo的功用及选择 (1) 增大前角能减小切屑变形,减小切削力和切削功率; (2) 增大前角能改善刀-屑接触面上的摩擦状况,降低切削温度和刀具磨损,提高刀具耐用度; (3) 增大前角能减小或抑制积屑瘤,减少振动,从而改善加工表面质量。 前角的选择原则 工件材料:塑性材料选用较大的前角;脆性材料选用较小的前角 刀具材料:高速钢选用较大的前角;硬质合金选用较小的前角 加工性质:精加工选用较大的前角;粗加工选用较小的前角 2)后角的功用及选择 (1)增大后角可以减少刀具的磨损,提高加工表面质量; (2) 后角增大,刀楔角减小,刀尖圆弧半经减小,刀尖锋利,易切入工件,减小变质层深度。 但后角太大时,刀楔角显著减小,散热条件变差,同时削弱刀尖强度,使刀具耐用度降低或者发生刀具破损

文档评论(0)

wxc66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