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竹杖芒鞋轻胜马【诗歌鉴赏解题技巧训练】
竹杖芒鞋轻胜马 诗歌鉴赏解题技巧训练 一、预习检测 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内容 诗歌鉴赏的考查类型 二、学习目标 1、明确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 2、掌握几种考试题型及解题方法 三、问题引导下的再学习 (一)炼字型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氛垢:尘埃 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新晴野望 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答案】分别是“明”和“出”,“明” 是明亮,“出” 是出来。“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描绘出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的景象。突出表现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方法小结1:炼字型 一般提问: 这首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答题步骤: ①指出该字 ②解释该字含义(表层、深层) ③描述该字所在诗句的景象 ④揭示作者传达的深层情感 ⑤评价表达效果(突出了……作用) 答题套路: 某字在诗中的意思是(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的情景,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 (二)意象型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意境: 诗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塞外辽远阔大、雄奇险峻的画面(衬托出边塞“孤城”之小),营造了一种雄阔、苍凉的氛围,含蓄着无限的乡思离情。 方法小结2:意境型 一般提问: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的画面②概括氛围特点(准确) ③分析思想感情(具体) 答题套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 )的画面,营造了一种( )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 (三)技巧型 踏 莎 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近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 请分析“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句的艺术手法。 这句诗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把抽象的感情(无穷无尽的离愁)变成了具体的形象(迢迢不断的春水)(2)让人更容易感受到行人因路程加长、时间变久而产生的离愁。 方法小结3:技巧型 一般提问: 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答题步骤: ①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②结合具体诗句,加以阐释 ③分析表达效果 答题套路: 这首诗用了( )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修辞手法),如( ),从而突出了(强调了,更有效地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 四、课堂综合练习 武夷山中 (宋)谢枋得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 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这句诗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山雨过后天地凄清寂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孤傲寥落的情怀。 五、链接高考 黄氏延绿轩 [明]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芜:丛生的草。 (1)“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2)“一时放春入”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1)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富有韵律感,增强表达效果。 (2)表现了春光浓重,扑面而来的情景,以及作者的欣喜之情。 六、课堂小结 竹杖芒鞋虽粗陋却实用,答题步骤虽刻板却给我们解题的思路。 积累方法技巧的同时别忘了深入阅读,广泛阅读,提升鉴赏能力。 七、作业 巩固练习1-5 预习语言风格 评价思想感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