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O2激光联合人胎盘脂多糖治疗尖锐湿疣73例效果观察
CO2激光联合人胎盘脂多糖治疗尖锐湿疣73例效果观察
【关键词】 尖锐湿疣;CO2激光;人胎盘脂多糖
目前尖锐湿疣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易复发。我们应用CO2激光联合人胎盘脂多糖(RTP)治疗尖锐湿疣患者,发现RTP对降低尖锐湿疣的复发率有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卫生部防疫司制定的尖锐湿疣诊断标准确诊的尖锐湿疣患者共145例,其中男91例,女54例;年龄18~63岁,平均29.3岁;病程7天~2.5年,平均3.6个月。首发102例,复发43例。复发病例曾接受激光、微波、高频电烧灼,50%三氯醋酸溶液外擦,皮损多为芝麻至鸽卵大的菜花状、乳头状赘生物。数目1~15个,平均3.8个。部位主要在冠状沟、包皮、阴茎根部、大小阴唇、阴道口、尿道口、肛周及腹股沟等。所有入选病例均无其他系统性疾病,且1年来未用过免疫增强剂或免疫抑制剂。145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73例,对照组72例。两组病例的年龄、病程及皮疹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采用广州激光技术应用研究所生产的MODEL901C型CO2激光治疗仪,所有病例手术前均用5%冰醋酸纱布对皮损及周围皮肤再次作醋酸白试验,以尽量发现亚临床感染及较小的病灶。皮损常规消毒,局部麻醉后,对较小皮损及亚临床感染病灶直接汽化烧灼,对较大疣体用激光作用切除后再汽化烧灼根部,治疗范围超出病灶2 mm,深达真皮乳头层。对尿道口深部的皮损借用小号扩鼻钳充分暴露视野。术后创面常规外擦5%碘伏及金霉素软膏。观察组患者每日臀部肌肉注射RTP(湖南一格制药有限公司)每日1次,每次2 mg, 共14次,对照组常规预防感染,待激光后1周创面结痂,两组同时外用5%咪喹莫特凝胶。治疗结束或伤口愈合后第1、2、3、6个月复诊,观察复发情况,半年内无复发者为痊愈,治疗期间避免性接触,以排除再感染可能。
2 结 果
创面愈合时间为6~15 d,平均8.9 d,治疗结束后6个月内随访4次,观察组共计复发8例(10.96%),对照组共计复发27例(37.50%),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3.49,P0.01)。观察组中有6例发生不良反应,其中2例为注RTP后出现一过性寒战、发热,均未作特殊处理而自行缓解,另外4例注射局部出现轻度红肿、硬结,但不影响继续治疗。
3 讨 论
研究显示,尖锐湿疣复发主要与亚临床感染[1]及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2]有关。我们在术前作醋酸白试验,应用CO2激光尽可能地清除疣体及亚临床感染,术后再给予RTP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RTP能调节人体内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刺激网状内皮系统,激活单核mdash;巨噬细胞功能,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通过RTP对T淋巴细胞致敏,产生细胞介导的抗传染免疫,致敏T细胞在抗原的特异性刺激下分化、增殖并分解释放出一系列淋巴因子,从而发挥细胞免疫功能,有效地预防尖锐湿疣的复发。本方法使用方便简单,患者易于接受,依从性更高。
【参考文献】
[1] Coleman N,Birley HD,Renton AM, et al.Immunologicaleventsinregessinggenitalwarts[J]. AmJClinPathol, 2003, 102(6): 768-774.
[2] 马 烈. 尖锐湿疣的免疫学及其治疗研究进展[J]. 中国医学杂志,2005,3(8):482-485.
作者:刘永强,郭 华,姚维儒,陶廷驰,张国俊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市第二人民医院, 高邮 22560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