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电压 第3章 气体介质电气强度
气体放电的发展过程比较复杂、影响因素很多,因而要想用理论计算的方法来求取各种气隙的击穿电压是相当困难和不可靠的。 掌握气体介质的电气强度及其各种影响因素,了解提高气体介质电气强度的途径和措施非常重要。 通常都采用实验的方法来求取某些典型电极所构成的气隙的击穿特性,以满足工程实用的需要。典型电极如: “棒一板” 电极 “棒一棒” 电极 “球一球”电极 同轴圆筒电极 1、球间隙 当两球对称布置,测量对地对称的直流电压时,无极性效应 ,冲击击穿电压与工频击穿电压及直流击穿电压相等。 若球间距离d,球极直径为D dD/4时,与均匀电场相似,直流、交流和冲击电压作用下击穿电压相同 dD/4 d ? D/2时,不均匀度增大,大地影响加大,即不接地的球为正极性时击穿电压较负极性时略高(参见2.4.3小节),而工频交流电压作用下击穿电压的峰值则与负极性时相同。 一般取d ? D/2范围内工作,若d D/2.则因放电分散性增大,不能保证测量的精度 升压方式: 电压慢电压慢慢升高,直至发生击穿。升压的速率一般控制在每秒升高预期击穿电压值的3%。 “棒-棒”气隙的工频击穿电压要比“棒-板”气隙高一些,因为相对而言,“棒-棒”气隙的电场要比“棒-板”气隙稍为均匀一些。 二、伏秒特性的用途 一、操作冲击电压下击穿的U型曲线 在一定的波前时间范围内,U50 甚至会比工频击穿电压低,呈现出 “U形曲线” 对应于极小值的波前时间随着间隙距离加大而增加 放电时延和空间电荷(形成及迁移)这两类不同因素的影响所造成的 50%击穿电压极小值的经验公式 式中 d — 间隙距离,m 上式对于1? 20m的长间隙和试验结果很好地符合 气体绝缘电气设备 (一)封闭式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IS) GIS由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刀闸、互感器、避雷器、母线、连线和出线终端等部件组合而成,全部封闭在SF6金属外壳中。 与传统的敞开式配电装置相比,GIS具有下列突出优点: (一)改进电极形状以改善电场分布 增大电极曲率半径 减小表面场强。如变压器套管端部加球形屏蔽罩;采用扩径导线等 改善电极边缘 电极边缘做成弧形;尽量使其与某等位面相近 使电极具有最佳外形 如穿墙高压引线上加金属扁球;墒洞边缘做成近似垂接线旋转体 (二)利用空间电荷畸变电场的作用 极不均匀电场中击穿前发生电晕放电,利用放电产生的空间电荷改善电场分布,提高击穿电压 直径D=20mm及16mm时,击穿电压曲线的直线部分和尖一板间隙相近 导线直径减为3mm以至0.5mm时,击穿电压曲线的直线部分陡度大为增加,曲线逐渐与均匀电场中的相近 —— “细线效应” (三)极不均匀电场中屏障的采用 在电场极不均匀的空气间隙中,放入薄片固体绝缘材料(例如纸或纸板),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显著提高间隙的击穿电压 原理是屏障积聚空间电荷,改善电场分布 随着屏障位置不同,击穿电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尖电极的极性不同,屏障的影响也有别 尖电极为正极性 屏障离尖电极过近,屏障效应将随之而减弱 尖电极为负极性 屏障离开尖电极一定距离,设置屏障反而将降低间隙的击穿电压 屏障离尖电极过近,仍有相当的屏降效应 工频电压下屏障的作用 设置屏障可以显著提高间隙的击穿电压。 雷电冲击电压下屏障的作用 尖电极具有正极性时,设置屏障可显著提高间隙的击穿电压 负极性时设置屏障后,间隙的击穿电压和没有屏障时相差不多 参照式2-11,可写出均匀电场中的电子崩增长规律: 应注意:在一般气体中,正离子数等于新增的电子数;而在电负性气体中,正离子数等于新增的电子数与负离子数之和。所以在汤逊理论中不能将式(2—18)中的 ? 简单地用(?-?)来代替而得出电负性气体的自持放电条件。 式中:n0-阴极表面处的初始电子数; na-到达阳极时的电子数 由于强电负性气体在实用中所处条件均属于流注放电的范畴可参照式(1—24)写出均匀电场中电负性气体的流注自持放电条件为: 实验研究证明:对于SF6气体,常数K=10.5,相应的击穿电压为: (3—17) 式中:p-气压,Mpa,d-极间距离,mm (kV) 在工程应用中,通常pd1MPa? mm,所以上式可近似地写成: 气体绝缘电气设备中最常见的是稍不均匀电场气隙,例如同轴圆筒间的气隙。 (3—18) (kV) 式(3—17)和式(3—18)均表明,在均匀电场中SF6气体的击穿也遵循巴申定律。它在0.1MPa(1atm)下的击穿场强 ,几乎是空气的3倍。 图3-21给出R/r=1.67~4.06的同轴圆筒中SF6的击穿场强Eb与气压p的关系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层建筑灭火救援的安全防护及对策.pptx
- 高应变动测法培训技巧.ppt
- 高性能储氢合金的研究及应用.ppt
- 高强泡沫混凝土微观结构.doc
- 高攸刚老师电磁兼容技术动态及展望.ppt
- 高技术纤维在舱外航天服上应用.ppt
- 高效复习: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历程.ppt
- 高效DPP4抑制剂安立泽.pptx
-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分析测试中应用.doc
- 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其在中药分析中应用.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