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得化不开”诗情与另类表达.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浓得化不开”诗情与另类表达

“浓得化不开”的诗情与另类表达   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派著名诗人,名章?,字志摩。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数次出国留学与游学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他先后任北京大学、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南京中央大学教授。他以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驰名于中国现代文学初期的诗坛;同时,他又以《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等散文集,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散文家。写于1925年6月的《翡冷翠山居闲话》(以下简称《闲话》),是他的散文精品中的经典,是公认的代表作。此作最初发表于第2卷第30期的《现代评论》杂志。   依靠文献考据的途径,理清作者的写作原委与审美心境,以正确解读一篇文学作品,笔者以为这是十分必要的,当然也就不是浪费笔墨。这篇散文是徐志摩来到意大利的翡冷翠(现在的通译为“佛罗伦萨”)写的。1925年对于徐志摩来说,是情缘人生中的风风雨雨的一年。这年1月19日,胡适请客,让徐志摩有机缘与陆小曼相识,而且两人相互倾慕、一见钟情。(当时在文人交际圈子里有“南唐北陆”一说,南方即指上海唐瑛,北京即指陆小曼,两者均以艳丽气质和几分才情而出名。在同一时期里,唐瑛与爱国“七君子”之一的杨杏佛相恋;徐陆相恋并成婚,传为文坛上一段苦涩凄婉的情缘佳话。)但徐志摩在追求林徽因未果之后,遇到陆就不肯放手,且陆的丈夫王赓是徐志摩的朋友,无论从旧道德与新道德看,徐志摩与有夫之妇的陆小曼之间的恋情都是不道德的。然而,从人性情感方面看,又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然,就不是热情似火、风流倜傥的徐志摩与缠绵多情的陆小曼了。陆家母亲激烈反对,王赓扬言要杀掉徐志摩。为了躲避满城风雨的议论和自己的尴尬,徐志摩于3月底启程取道西伯利亚来到佛罗伦萨。他在写给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回信中说:“我在意大利已经两星期了……我现在寄寓翡冷翠,在群山环绕中一座优雅的别墅租了个地方……这里的园子有美木繁花,鸟声不绝,其中最动人的是夜莺的歌唱。”在意大利,徐志摩一方面等待泰戈尔??此见面,另一方面等待胡适的消息。――胡适为他在国内做陆小曼父母接受徐志摩以及劝说王赓放弃陆小曼等方面的工作。比较起来,在他心里等待胡适的消息,则远比等待与泰戈尔见面更为重要。――事实也是如此,当作者先后接到胡适和陆小曼生病的书信之后,不再等待泰戈尔,就立即回国。《闲话》就是诗人在这种焦急“等待”的背景下写就的。   “翡冷翠山居闲话”,是写徐志摩个人的“山居”,写他个人的“闲话”。作者在《闲话》中纯粹写自己的独游、独处。(其实,这个时候的徐志摩并非一人在意大利,他还陪着从柏林来的、于三年前离婚的结发妻子张幼仪;张和另外两个英国姑娘同住。)他自己刻意要面对空山鸟语的大自然,与它作心灵深处的对话。与其说他是写给读者看的,不如说他是写给他自己的“闲话”。   此文仿佛是“无主题变奏”。初看起来,是随意写来,信马由缰,很难进行整体的分析与解说。但如果抓住作者的特定的恋爱情绪,即借助于山居风景的描写以寄托他的情思这个视角,也就可以按图索骥了。惟其如此,惯于主观抒情的诗人在他的散文里,也就把他的“浓得化不开”(徐志摩短篇小说的题目)的情率性付诸纸笔。所以,徐志摩在这里写佛罗伦萨的山居风景,不是采用一般游记的那种以具体时间和具体路线为线索的记游套路,而是对山居风景采用泛化的描写,也就是既不受时空限制又不对景物展开具体描写的方法,也就是用绘画中逸逸草草的“意描”;也许因为这个原因,作者则把“山居”感受的随意书写有意称之为“闲话”了。   笔者以为,全文抒写的关键词是“山居”与“感受”;作者的“闲话”,都是围绕着他在佛罗伦萨山中的“美妙感受”来展开的。   作品第一节,写感受“山居”出游的迷醉状态。   开头说:“在这里出门散步去,上山或是下山,在一个晴好的五月的向晚,正像是去赴一个美的宴会……”“这里”,是指作者下榻的佛罗伦萨山中的一座“优雅的别墅”。一出寓所,就置身于“美”的风景之中,犹如去赴“美的宴会”。“宴会”究竟有多美?作者打了一个“去一果子园”的比方来形容自己的感受:可看,每株树上“满挂着诗情最秀逸的果实”;可摘,“一伸手就可以采取”;可吃,“恣尝鲜味,足够你性灵的迷醉”。如果说这个比方是一个总体概括自己的“迷醉”感受,那么,接下来就关于如何迷醉的感受,进行较为具体的“意描”。“暖和”的阳光,“温顺”的风息,并带着“幽远的淡香”和“滋润的水汽”,就让你迷醉得飘然欲仙。这神奇的“风息”,“摩挲着你的颜面,轻绕着你的肩腰,就这单纯的呼吸已是无穷的愉快”,仿佛与你心仪的美女在交流,这使你迷醉得神魂颠倒;而面对没有炊烟、没有云霭的空山,“鉴赏”群山环绕、空气明净的“秀美风景”,这就更令人迷醉得心旷而神怡。这个轮廓性的“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