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跨文化语境下文学语言模糊性
跨文化语境下文学语言的模糊性
摘 要: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强调语言的精确性,并且把用语得体作为语言的最高原则。语言的模糊现象被认为是语言运用不当,易引起歧义。其实,模糊性是客观世界固有的属性,是人类思维本质的特征之一,语言作为客观世界的表现形式、思维的载体,不可避免地具有模糊特性。在言语交际中,信息发出者有时故意利用语言的模糊性,以达到某种交际目的。尤其在文学作品中,模糊的语言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语用功能。
关键词: 跨文化语境 文学语言 模糊性
一、语言模糊性(fuzziness)的理解
什么是模糊性,不同学者有不同的释义。马尔提(Anton Marty)在其《对普通语法和语言哲学的基础的研究》中说:“我们所说的模糊性,就是指某些名称的应用范围不是严格地划出的这种现象。”麦克斯?布莱克(Max Black)在《语言和哲学》中也写道:“……一个语词的模糊性,就表现在它有一个应用的有限区域,但这个区域的界限是不明确的。”耶格尔(Yager)曾给模糊性下了一个更为可观的定义,他说:“模糊性就是指一个命题与其否定命题之间缺乏明确的区别,具体地说,一个概念离它的否定面愈远,它就愈不模糊,相反,如果一个概念离它的否定面愈近,这个概念就愈模糊[1](P27)。”皮尔斯则指出:“当事物出现几种可能状态时,尽管说话者对这些状态进行了仔细的思考,实际上仍不能确定,是把这些状态排除出某个命题(proposition),还是归属于这个命题。这时候这个命题就是模糊的(转引自伍铁平,1999:136)。”谢弗勒将模糊性划分成两种:一种表现人脑的局限性,一种来自自然界本身根深蒂固的界限不清的特点。
在汉语中,亲属称谓非常复杂,标准较乱。而在英语中亲属称谓则简单多了,如,brother既可表示“哥哥”,也可表示“弟弟”;sister既可表示“姐姐”,也可表示“妹妹”;uncle的概括性更强,可同时表示汉语中的“叔父、伯父、舅父、姨夫、姑父”等。
导致语言模糊性的另一原因正如伍铁平老先生所说:“客观世界的事物是无穷尽的,语言必须尽量用最少的单位来表达最大限度的信息量,否则语言??会非常累赘,语言打破客观事物或概念的界限,用同一个词表达各种不同的感觉,就可以大大节省语言单位。这是语言模糊性质存在的内在因素。”(1999:24)所以在实际语言中,我们常能发现一词多义、多词一义的现象。由此可见,模糊性是主体(语言的使用者)、客体(语言所指的对象)及语言互动的结果,是由这三方面的特点同时决定的,语言是模糊性的表现形式之一。
根据传统的二值逻辑(two-valued logic),一个概念范畴的内涵和外延都必须是明确的,命题非真即假,如互补反义词“生―死”,二者不可兼顾。然而在人类社会中,许多概念二值逻辑无法解释,它们除属于或不属于某个范畴外,还具有另外一种可能性的事物,它们属于多值逻辑(many-valued logic),这些集合的核心区域的属性是明确的,是所有成员共有的典型属性,模糊属性都出现在两个集合的边缘区域,是集合的非典型属性,为少数成员拥有。如,“漂亮”的内涵很清楚,我们能很容易判断长相什么样的女孩是漂亮的,但“漂亮”这一概念的外延却是不明确的,因为我们很难给出一个标准,究竟长得什么样才算“漂亮”。
但是,语言的模糊性(fuzziness)决不等于含糊不清(vagueness)。在科技论文、法律文书及政府声明等的处理时,必须使用清晰精确的语言,以避免歧义。但模糊语言也有它施展本领的地方。它不但能较好地解决日常交往中可能出现的交际困难,在文学作品中,更能给人以一种特殊的美学欣赏价值。如,“Well...mm...It’s really something.”来回答他人的提问,既在一定程度上顾全了提问者的面子,又保持了自己的立场。
二、语言模糊性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因为追求某种特殊的效果,而刻意为之。这种情况又以文学创作中较为常见。Ullmann曾经提出,模糊性尤对诗歌作者和其他文学创作者是一种优点。的确,适当的模糊处理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它的距离感和朦胧感,它那含而不露、曲折委婉的意蕴反而是“精确语言”所无法企及的。这方面的例子可以说是举不胜举。音韵的调节,词语的活用、妙用,比喻、夸张、双关、似非而是的隽语等的运用,都可以为作者的行文增色不少。Robert Burns的“O,my love is like a red,red,rose,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现在已经是后人传诵的爱情名篇了。它之所以牵动了无数少男少女的情思,其中的玄奥之处正在于那一朵忽近忽远在“六月里迎风初开的红玫瑰”。在莎士比亚的Hamlet中,当主人公抒发对Ophelia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