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跳出权力挖掘心理陷阱
跳出权力挖掘的心理陷阱
人的许多弱点几乎是与生俱来的。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戴尔?卡耐基曾专门写过一本题为《人性的弱点》的书,对人性的弱点作了较细致的研究。领导者同样有人性弱点,并且,这些普遍性的弱点和领导者拥有的权力、地位结合后很容易产生贻害领导行为的特殊功能。领导者只有清醒认识,努力克服,才能免受其害,现择其常见者剖析之。
一、“谁动了我的面具”――刻意维护尊严和神圣
这几天,团政治处王副主任因为升任主任的希望落空而情绪不高。本来,他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合适,但上级党委通盘考虑,最后还是派来了个新主任。王副主任心里气不顺,灰心、失望、愤怒、郁郁寡欢,便找到了新来的干事小李一吐为快。小李很同情王副主任的处境,陪着小心给了他不少安慰和鼓励。半年后,新主任免职,王副主任“转正”。随之过了不久,工作一直不错的小李便被莫名其妙地调到了别的单位。大家不明白为什么,小李自己也琢磨不出理由。其实,王副主任之所以调走小李,一个心理原因,就是因为小李看到了自己失意时的面目,认识了自己“有失领导形象”的一面。只要小李不走,王副主任就不会感到心安,总担心自己失意时“不够坚强”、“不够理智”的表现被传播出去,妨碍自己的领导尊严。王副主任的这种心理,在不少领导者身上都有体现。从文化传统上看,这是封建等级尊卑观念在现实领导实践中的反映。历史上,皇帝杀开国功臣的事屡见不鲜,除了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原因,还有皇帝维护自己尊严和神圣形象的心理需要。当初大臣们和皇帝共同奋斗最清楚作为普通人时的皇帝,这其中也许还有一些对普通百姓无所谓但在帝王看来与其形象不太相符的“不太光彩的事”。如勾践吃夫差的大便;刘邦被项羽追杀得屁滚尿流、连老婆孩子都扔了等等。一朝天下大定,坐了龙廷,皇帝就担心起来,生怕这些事情被开国大臣们说出去,破坏了帝王的神圣、崇高和威严。于是,政治斗争加上心理驱使的需要,便对开国大臣举起了屠刀。人人都希望有个良好形象,这是正常的心理需求。领导的权力和地位,运用不当,就容易使这种正常的心理需求畸化,产生以虚妄的尊严和神圣支撑形象的强烈企图。领导刻意维护尊严和神圣,会让部属感到领导虚伪,进而认识到领导者的人格缺陷,从内心产生疏远领导的愿望。刻意维护尊严和神圣面孔,还会给部属造成领导行动神秘、高高在上的感觉,人为地拉大同部属间的心理距离,最终结果往往是刻意维护,形象难得。事实说明,再伟大的人物本质上也还是个普通的人。领导如果太把自己当回事,部属就会不把领导当回事。相反,领导自然地表露普通人的一面,不但不损害形象,反而能促进同部属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使形象更加丰满可人。周总理坐在老乡门槛上唠家常,群众备感伟人之亲切平易;以色列总理沙龙当年征战沙场,常常不顾身份,同士兵吃、行、战斗在一起,受到士兵们的狂热拥戴;卢梭写了《忏悔录》,更受到人们的热爱和尊重,这都是一个道理。认清了这一点,领导者就应主动走出刻意维护形象的心理误区,以自然而真实的自我赢得部属。
二、“把伤害全给了你”――让部属当替罪羊
《三国演义》记载:曹操行军时,库粮不足,暗中找管粮的人商量。管粮人说:“改用小斗计量。”曹操说:“好。”后来军中传言曹操骗人,曹操将管粮人叫来说:“借你一物,以服众心。”于是这个管粮人就被加上“行用小斗,偷盗官粮”的罪名被斩首示众。曹操的这种行为在多元目标决策上叫“替罪羊行为”。“替罪羊行为”大多发生在责任受到追究时。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倾向于选择替罪羊以减少自身损害。由于权力和地位的作用,领导者选择“替罪羊行为”的风险和成本相对降低――被充当替罪羊的部属,即使受到了侵害,往往心存顾虑,害怕不服从领导遭到打击报复,因而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替罪羊行为”可能一时让领导得益,但部属不是傻子,这种有意伤害他人的行为最易引起部属强烈的心理反感,部属会因此认为领导仗权欺人,践踏人格平等的同志关系。“替罪羊行为”多了,领导者就会招致部属越来越多的贬低与鄙视,领导就会永远地失去越来越多部属的支持和信任,最终众叛亲离,自食恶果。现实生活中,也有部属主动当“替罪羊”,为领导揽过,替领导忍辱负重的。然而,部属能够这样去做,实际上往往心存投桃报李的动机。这种动机客观上隐藏着领导今后要为此付出代价的可能,当有朝一日部属意识到自己的动机需求领导无法满足时,昔日的忍辱负重往往会骤变为对领导巨大的心理排斥,由此激起不失时机地报复欲望。这种情形在“秘书部落”中既有深刻体现,也有沉痛教训,领导者委实不可不察。要避免“替罪羊行为”,领导者应始终坚信美德对人们具有最终征服的力量,做到勇于承担责任,决不推脱塞责,以正直无私的人格生明生威,折服部属。现实生活中,人格力量对领导者的成败得失往往有决定性的作用。卡耐基甚至认为,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靠他的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