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跳出那些坑爹旅游陷阱
跳出那些坑爹的旅游陷阱
每次提及十一黄金假期,身边的朋友总会出现“几家欢喜几家愁”的状况。欢喜的是终于有时间舒一口气,好好理一理自己,让在快节奏中早已疲倦的身心得到一次放松。而愁的部分大多数是头疼一路上的旅游陷阱,可以说年年黄金周,年年有人上当受骗。
而怎样才能避免这些明目张胆或者暗渡陈仓的陷阱,做好有效的防护措施,避免景色与钱财两空的状况呢?笔者从近年来频频发生的旅游陷阱中,整理出实用好用的几条,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出境游的猫腻
最近,蔡先生参加旅行团去新马泰旅游,住宿酒店与“五星级”标准相差甚远,仔细看合同才发现写的是“某某五星级连锁酒店或同级”;用餐后感到不适,以为是水土不服,原来接待餐厅未经当地政府卫生部门注册。
针对这些出境游猫腻,游客应尽量参加出境旅游团队行前说明会,充分了解有关情况、法律条文规定及注意事项,汇率情况及外币兑换方式。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旅游者应与出境游组团社签订规范完备的合同,对交通、住宿、餐饮服务和游览项目、购物次数等进行明确约定,拒绝“准X星级”“X星级或同级”等模糊用语。
“在旅游过程中,如遇导游或领队人员误导、欺骗、胁迫参加自费活动,可向组团社所在地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投诉。要注意收好有关发票、合同甚至录音、录像物证,以便回国后投诉,千万不可现场‘动粗’。”旅行社相关人士说。
低报价藏陷阱
在外企工作的王女士前不久以3600 元参加了西安―内蒙古双飞六日游。其中双飞费用占去了2400元。结果,旅行的几天里好几餐都是自己掏钱吃,在呼伦贝尔草原,滑沙、骑马、骑骆驼等都是自费,晚上吃烤羊也是自费而且很贵。这让本以为省钱的王女士感到非常郁闷。
游客跟着旅行社旅游主要是为了省心、舒心、方便,既想吃得好又想玩得好;而旅行社则想多拉些客源,多得些利益,少找些麻烦。如果双方处理得好,会皆大欢喜,游客玩得满意,旅行社也赚了钱。十一假期即将来到,就有不少旅行社为争夺客源纷纷打起价格战,有的甚至推出“零费团”、“负费??”以吸引客人。为了赢利,他们难免会在旅游过程中诱导或强迫旅游者参加自费活动和购物,旅行社从中收取回扣,以弥补低报价、负报价造成的损失,让“羊毛出在羊身上”。
诱导消费宰你没商量
“不是带着逛商场就是引诱高价购买纪念品,更可气的是买回来的首饰竟然是假货。”提起参加旅行团出游的遭遇,张女士气就不打一处来。今年“端午节”,张女士报名参加某旅行社组织的新加坡5日游。在新停留期间,旅行团被导游“忽悠”到一家珠宝店,服务小姐的热情介绍加“老乡”情结令众人怦然心动,张女士花4000元挑选了一款祖母绿戒指。回国后经鉴定,发现戒指竟是合成祖母绿制成,价值也就500元左右。
其实,外出旅游看看风景,游游山水,品尝当地的美味,买点土特产、纪念品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但现在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是:旅行社带游客看景是走马观花,而购物店铺却一去再去,有的甚至是不购物就不让走,有的导游、领队人员和购物店串通一气,哄骗、欺诈游客,强制游客购物,购买质次价高、甚至假冒伪劣产品。这几乎已经成为旅游业的 “潜规则”。针对这一现象,《旅行社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条例》”)规定,在旅游行程中,旅游者有权拒绝参加旅行社在旅游合同之外安排的购物活动或者需要旅游者另行付费的旅游项目。如果导游欺骗、胁迫游客购物或者参加需要另行付费的游览项目,旅游行政或者工商管理部门将对旅行社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对导游、领队人员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导游证或者领队证。
缩水的行程
今年“五一”期间,吴小姐参加了某旅行社从济南出发的海南双飞四天特价团。报名时旅行社的工作人员信誓旦旦地保证“游览五指山、万泉河”,事实上对这两个景点的所谓“游览”,只是“遥望五指山,远眺万泉河”。旅游结束返回后,吴小姐等人提出赔偿要求,旅行社却理直气壮地表示,合同中早有声明:“旅行社在保证不减少行程的前提下,保留调整行程的权利。”
本来吴小姐到海南旅游是为了游山玩水的,不但没有游玩山水,反而惹了一肚子气,实在有点得不偿失。旅行社既然保证了让游客“游览五指山、万泉河”,就应该履行承诺,带游客实地到五指山、万泉河参观游览,而不能像上面这家旅行社那样忽悠游客。从法律角度来说,本来旅游合同是旅游服务人向旅游人提供旅游服务,旅游人给付费用的一种合同。在旅游中,旅行社擅自减少旅游项目,提供的交通、导游、食宿、购物不符合约定的条件,都应当赔偿旅游人的损失。《条例》就此明确规定,旅游合同订立后,旅行社非因不可抗力不得改变旅游合同安排的行程。否则,有关旅行社将被处以最高50万元的罚款;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