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作用机制模型构建.docVIP

企业社会责任作用机制模型构建.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企业社会责任作用机制模型构建

企业社会责任作用机制的模型构建   【摘要】 企业社会责任定义及内容的界定、类型的区分及相互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各学派争议的焦点。文章以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主流学派Carroll的四分模式为基础,分析了其金字塔模型的局限性,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和改进的生命周期理论,根据文章分析确定的企业社会责任中经济责任和非经济责任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动态更迭机制,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作用机制的模型,即以价值最大化为核心、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企业社会责任中的经济责任与非经济责任的螺旋促进模式。此外,该模型的建立还为企业领导层的决策提供了一个动态的全局观,以便企业更好地“定位”,作出更优的战略决策,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作用机制;模型构建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以下简称CSR)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环境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环境和社会的贡献。企业社会责任已经逐步成为融洽企业与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理念。      一、文献回顾      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和内容不断得到丰富,自1924年Oliver Sheldon就将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者满足社会需求的责任联系起来了,而Howard R. Bowen于1953年出版的《商人的社会责任》被大多数人认为是近代首先给出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著作,其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商人按照社会的目标和价值,向有关政策靠拢、作出相应的决策、采取理想的具体行动的义务。此后,引起了各界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争论:出现了企业社会责任否定论,Friedman(1962)认为让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存在的基础具有颠覆性的破坏作用,企业唯一的责任就是为股东赚取尽可能多的钱;Rutherford Smith (1988)发展了Adolph Berle的观点,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含义模糊,单凭此点它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它不过是企业、管理者及消费者团体之间相互斗争的武器罢了;而韩国商法???者李哲松(2000)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不应纳入公司法并从其有违企业本质、义务内容模糊、义务对象不存在三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对否定论作了全面的概述。而肯定论的支持者针对否定论也作出一系列回应并不断扩展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内容及分类。Joseph McGuire(1963)和Jules Backman (1975)认为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应该承担一些除经济和法律责任之外的其他责任,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1971)提出“三个中心圈”。内圈代表企业基本责任,即提供商品、工作机会和实现利润促进经济增长;中间圈是代表在实现经济职能时要承担其行为对社会和环境产生的影响的责任,如保护环境、合理对待雇员、回应顾客期望等;外圈则代表更大范围的衍生责任如改善社会贫困问题、都市环境恶化等。Manne(1972)认为企业社会责任还应包括志愿者活动,Steiner(1975)认为主要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志愿者活动, Sethi (1975)区分了社会义务、社会责任、社会响应,Carroll(1979)将企业社会责任区分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公益责任,并于1991年提出了金字塔模型,Schwartz and Carroll (2003)提出了三领域划分方法将企业社会责任分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等等。至今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仍不断衍生和扩充,并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等其他理论联系起来。本文主要以Carroll(1975,1991)、Schwartz和Carroll (2003)的理论为基础,对其一些观点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二、模型构建的理论前提      Schwartz and Carroll (2003)肯定了四层次分类及金字塔模型在社会问题管理领域仍保持着领先的范例地位,其中四层次企业社会责任分类被理论研究者(Wartick and Cochran 1985; Wood 1991,Swanson 1995,1999等)和实证研究者(Aupperle 1984; Aupperle, Carroll, and Hatfield 1985;Burton and Hegarty 1999; 等)广泛引用,金字塔模型也被大众接受(Trevino and Nelson 1995; Sexty 1995;Jackson and Miller 1997)。在分析了四层次分类及金字塔模型的一些局限性后,认为将企业社会责任划分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三个领域能更完整、更准确地区分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