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和谐”与“金融”关系经济学思辨.docVIP

关于“和谐”与“金融”关系经济学思辨.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和谐”与“金融”关系经济学思辨

关于“和谐”与“金融”关系的经济学思辨   摘要:本文探讨了“和谐”与“金融”的内在经济学联系,认为“和谐”的经济学含义在内涵上至少包括“自洽、公平和效率”三个方面的内容。关于和谐与金融的内在关系,目前国内深入探讨这个问题的学者和成果很少。本文认为,“和谐”和“金融”具有内在的经济学关联。这种关联性主要表现在:金融体系自身发展的态势、金融与经济的关系以及金融体系与整个社会环境的关系。   关键词:金融;和谐;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05-0004-05      一、“和谐”思想的源起与流派      (一)我国“和谐”思想的源起   从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就把“和”纳入了哲学的抽象范畴。“和”在古代汉语中,是作为动词用,表示协调不同的人和事,并使之均衡。如《尚书》:“百姓昭明,协和万帮”。[1]“和”也作形容词,如《广韵》:“和,顺也,谐也,不坚不柔。”[2]从古代哲学层面解读“和”,其意思用现代话语解读近似“事物存在与发展规律的一种状态描述”。镌刻在孔子大庙上的“中和位育”就是儒家“和谐”思想的高度概括。   “和”与“谐”作为一个联体,一同出现最早是在《管子》:“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而能谐,谐故能辑。谐辑以悉,莫之能伤。”[3]二者从思想来源看,“和”字来源于古代《周易》中的阴阳思想,“冲气以为和”,也即阴阳耦合。可以理解为阴阳协调。“谐”字出自《周易》“和合故而能谐,谐故能辑。”这一句主要用音律谐和来形容“和”与“合”的功效,并说明达到这样的状态就能很好的组织民众(注: 探讨和谐的本质,必须把“和”与“同”的概念分开 #65377;《论语》中说:“君子和而不同#65377;”所谓“同”就是相同事物的简单加总,“和”是多种因素的并存与互补,是差异的统一#65377;因此,和谐的本质在于多种因素和差异的协调与统一#65377;和谐的最高境界就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65377;”和谐的本质有二层含义:一是主张多样;二是主张平衡#65377;提倡宽厚#65380;包容#65380;互不相害,各种不同对立或者矛盾的事物统一成一个有机整体#65377;)。   (二)西方“和谐”思想的源起   希腊语中“和谐”(harmonia)最初的意思是将不同的事物连接或调和在一起,与东方哲学家管子描述的基本意思相近。由此看来,东方的“和谐”的理念与西方哲学的古代源流,尤其是古希腊哲学观念相吻合。   1.“和谐”作为一个哲学概念的源起。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学派的毕达哥拉斯第一个把“和谐”作为哲学的根本范畴。他认为:“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和谐的,或产生于和谐。美是和谐,友爱是和谐,音乐是和谐,灵魂也是和谐。宇宙是天体的和谐,数是和谐的最好表现。”   莱布尼茨(Leibniz)则在《单子论》中把西方哲学中的“和谐”概念推向深入,提出“预定和谐”的命题,认为世界万物由一个叫“单子”的基本元素构成,每个单子各自遵循自身的本性发展变化,又自然与其它一切“单子”保持协调,从而形成“和谐秩序”。[4]黑格尔(Hegel)则扬弃了莱布尼茨的“和谐”概念,指出“预定和谐”是上帝预定的和谐,是“抽象的同一”,他认为包含“差异与对立的自身同一”,即“本质上的统一”、“具体的同一”是和谐的内涵。[5]   2.“和谐”作为一个社会学概念的源起。社会学的“和谐”思想是从苏格拉底(Socrates)开始。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Plato)进一步阐述了“公正即和谐的”的思想。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Aristotles)认为,“和谐社会”应该由中等阶层掌握,这样可以协调贫富阶层德利益,避免矛盾冲突,从而实现社会稳定与和谐。   3.“和谐”作为一个经济学概念的源起。真正把“和谐”思想引入经济学领域的是法国经济学家巴夏(Bastiat),他撰写的《和谐经济论》认为“一切正当的利益彼此和谐”,试图建立一种彼此协调又互相竞争的社会经济体系。[6]   4.“和谐”作为一个社会整体发展的程度和阶段,即“和谐社会”概念的源起。19世纪初,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Fourier,1803)首次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他在《全世界和谐》一文中,指出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合理的,必将为“和谐制度”所代替。1842年,德国空想共产主义者魏特林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中,把社会主义社会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并指出新社会的“和谐”是“全体和谐”。[7]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描绘了美好的社会蓝图,指明了实现美好社会理想的正确途径。   由此可见,“和谐”与“和谐社会”的实践和理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