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中政府博弈行为分析.docVIP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中政府博弈行为分析.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中政府博弈行为分析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中的政府博弈行为分析   [关键词]土地集约利用;非合作博弈;动态改进      一、问题的提出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设市城市数从1981年的233个增至2005年的668个,城市化水平从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05年的42.99%,已经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1](62-66)?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空间扩展速度极快。2004年底,全国城镇规划范围内共有闲置土地7.20万公顷(107.93万亩),空闲土地5.48万公顷(82.24万亩),批而未供的土地13.56万公顷(203.44万亩),三类土地总量为26.24万公顷(393.61万亩),占城镇建设用地总量的7.8%。由此造成了现有城市空间土地集约利用效率低下,而仅2005年全国耕地净减少36.16万公顷(542.4万亩)。其中,建设占用耕地13.87万公顷(208.1万亩),另外,查出往年已经建设但未变更上报的建设占用耕地面积7.34万公顷(110.1万亩)。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土地资源浪费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      二、相关文献回顾      (一)国外研究综述[2](85-95)   国外对于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城市规划理念的转变 ,特别是以美国规划学界提出的“精明增长”、“紧凑式发展”、“内填式发展”等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思想,对有效遏制城市的无序蔓延,提高土地集约利用,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其核心在于实现以现有城市空间土地资源有效利用基础上的城市空间的理性增长。二是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包括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的理论与方法和模式与规划的研究。三是以土地集约利用为理念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二)国内研究综述[2](85-95)   国内对于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也集中在三方面:一是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理论和内涵研究。国内学者在介绍国外理论的同时从方法论的角度对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和内涵等方面的进行了界定,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土地集约利用理论。二是土地集约利用的定量评价与实证研究,包括评价内容、评价方法、指标体系构建和技术应用等。但是由于土地的特殊性、不可移动性、不可再生等特征决定了评价内容、方法和指标体系等的研究缺乏统一性和可操作性。三是土地集约利用途径及区域实践研究。基于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和集约利用的范例,国内学者对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不同地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的发展实践进行了探讨。   本文从更深层次的制度因素出发,研究土地集约利用的政府博弈行为,探索实现土地集约利用目标一致性的动态改进。      三、模型构建      博弈论通常分为合作博弈、非合作博弈两类。两者的区别在于参与人的行为相互作用时,参与人之间能否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如果有就是合作博弈,没有就是非合作博弈。虽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在土地利用上虽然有相关的法律规定需要集约利用,但由于地方政府存在“追求自身利益(效用)最大化”的积极性,这就决定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实际上不存在一个有“约束力的协议”,即两者之间是非合作博弈。   依据博弈类型划分方法,由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土地集约利用上事实存在行动的先后顺序与信息的非对称性,因此,确定两者间的博弈关系类型为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所要达到的均衡为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   在这里假设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采取行动后采取行动。显然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行为是否一致的核心在于中央政府的行为是否能满足其利益最大化的标准,如果不一致,则地方政府将采取其他对策来应付中央政府的行为。中央政府的策略集合为SA={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降低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地方政府策略空间:SB={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降低土地集约利用程度}、{降低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和{降低土地集约利用程度、降低土地集约利用程度}。   设定:中央政府的土地集约利用的社会福利变化为A,则地方政府的土地集约利用的福利变化为B;E1为政策改革成本,E2为外部不经济的社会成本,Y 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降低的收入,Q 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提高盈余;支付函数为;以下中央政府的代号为Cen,地方政府的代号为Loc。   从图1和表1中可以看出,Cen在其策略空间内选择任何一种策略,Loc随之采取的策略所得到的均衡结果。在这些均衡结果中,有的全部达到了最优化选择的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      根据图1和表1的均衡结果,剔除一些非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的结果。   结果1:结果表明地方政府Loc完全服从于中央政府Cen,Loc会无条件按照中央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