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完善公司治理机制视角审计监督模式研究.docVIP

基于完善公司治理机制视角审计监督模式研究.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完善公司治理机制视角审计监督模式研究

基于完善公司治理机制视角的审计监督模式研究   摘要:公司治理结构及其完善已成为我国企业经济与管理理论发展过程中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本文概述了我国公司治理与审计关系的理论研究现状、基础分析理论和公司治理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缺陷;从强化监督经营者行为的角度分析了公司治理与审计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理论基础;探讨了我国公司治理机制视角下可行的审计监督模式及其选择路径。   关键词:公司治理 审计监督 路径选择      一、引言      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国企业在培育现代公司治理的制度基础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大部分中小企业已实现改制,很多大公司已通过公开上市实现了股权多元化;支持公司体制的进步法律框架已经到位,包括新修订了公司法、证券法、合同法和会计法等相关的企业法规体系。金融运营体系也开始进一步地多元化,正在逐步减少体制性障碍和非经济性抑制增长因素的影响。通过一系列新金融监管条例的出台与实施,监管机构实施新法规和防范违规行为的能力也得到了加强。尤其是为应对全球化和经济结构转型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政府在改善公司治理行为方面的努力又大为加强。不过要想真正改善公司治理行为或机制,提高我国企业的经营效率与质量,仍需要在制度建设上做出更艰巨的努力与探索。如从审计监督与控制的整体角度而言,风险资本的提供者(即所有者)如何采取适当的审计监管模式对企业经营者财务进行有力的控制和监督,以便正确地解决因“两权分离”所导致的种种委托代理问题正是公司治理发展中值得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由此笔者将围绕改进与公司治理机制相适应的适当审计监督模式这一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与分析,意图从公司治理角度研究审计监督模式的形式与内容,目的是为改善公司治理和审计效率,为科学决策、高效经营、有效控制提供支持,以期对尽早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促进我国企业的公司治理效率和公司绩效真正提高能有所裨益。      二、公司治理与审计关系理论研究现状      (一)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学术界及??关机构在理论和经验证据方面,曾经从不同的角度对公司治理与审计的关系以及审计目标与审计机制、审计信息、审计监管模式等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和探讨。限于篇幅和资料所限,本文只从公司治理视角对部分国内外学者和机构在理论分析、典型案例研究、实证研究、法律规范等不同方面的研究文献,对公司治理与审计的关系进行归类和分析。整体而言,英国学者较早地从公司治理角度针对经营者控制、董事会职能、责任说明、审计报告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从公司内部、外部制度安排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格罗斯曼和哈特(Gmssman and Hart,1983)对委托代理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为激励与监督约束机制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思路。戴顿(Kenneth?N?Dayton,1984)认为,公司治理是指董事会监督经营层的过程、结构和联系,如果管理体系不畅通,治理模式将流于形式。法马和詹森(Falna and Jesen,1986)对独立董事制度进行研究,认为由独立董事选择、监督、考核、奖罚经理层,其职责是通过减少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冲突、提高公司绩效。20世纪90年代,对公司治理与审计关系的研究进入实质性阶段。Cadbury报告(1992)从公司治理角度研究财务报告和审计问题。19.92年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cOSO)发布报告《内部控制框架》并于1994年修订,认为“一个客观、能动和富有调查精神的董事会,能呼时发现并纠正经理层违反内部控制的行为”。里克(Molz Rick,1995)建议构建一个多元化的董事会,在董事会中引入利益相关者以减少经营梆公司的控制。只有董事会(含审计委员会)、高级财务管理人员(含内部审计师)、外部审计师三者协同,一个适当的、运行良好的财务报告系统才可能形成。M,布莱尔(1999)认为,大型公众公司主要的政策、战略性计划以及日复一日的决策主要是由职业经理来控制的,经理人所拥有的“风险资产”要小于他们所管理的相关资产,治理制度的关键是使经理人能够对其他资源提供者负有责任。由此他提出了公司治理的四个问题:一是经营者有足够的权力处理风险、作出战略决策、寻找投资机会,其决策不能屈服于股东的反对,但经营者必须被禁止滥用职权和牟取私利,需要一种机制来有效地监督约束经营者;二是部分股东能够有效监督经营者,但如果他们掌握了控制权,则他们的权力必须受到制约,以防止他们损害其他股东利益;三是投资者需要可靠和准确的信息,但任何一种业绩测量方法都有可能误导经营者,提供扭曲的激励;四是投资者要成为有影响的监督者,必须保证付出较多的时间和资源。      (二)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朱元午(1999)从审计与公司治理结构的辩证关系进行分析,认为公司治理模式决定了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