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2017-2018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5月月考语文试题.doc

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2017-2018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5月月考语文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2017-2018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5月月考语文试题

2017学年第二学期初一年级语文质量检测卷试卷纸 一、文言文阅读(31分) (一)默写(10分) 1.持节云中,__________? 2.__________,冷露无声湿桂花。 3.天街晓色瑞烟浓,__________。 4、__________,千山高复低。 5.一鼓作气,_____,_____。 (二)诗歌理解(4分) 浣溪沙 [宋]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苏词表达了________之情,而晏词表达的是_______之情。(2分) 2.下面对两首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2分) A.都以“浣溪沙”为词牌名。 B.都描摹了夏天的景象。 C. 都写到了“酒”后的感概。 D.都是被贬谪失意之作。 (三)课内文言阅读(8分) 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来源:学科网] 1.孟子,名_____,_____时期思想家。(2分) 2.理解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比其反也 比:_____ 王顾左右而言他 顾:_____ 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记录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过程,目的是反映孟子_______的思想。(2分) (四)课外文言阅读(9分) ??农夫耕田 农夫耕于田,数息①而后一锄。行者见而哂②之,曰:“甚矣,农之惰也!数息而后一锄,此田竟月③不成!” 农夫曰:“予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术乎?”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未及移时,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谓农夫曰:“今而后知耕田之难也。” 农夫曰:“非耕难,乃子之术谬矣!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达也。”行者服而去。 【注释】①息:呼吸。②哂(shěn):讥笑。③竟月:满一月,整整一个月。 1、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1)气竭汗雨_____    (2)行者服而去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此句:甚矣,农之惰也。_______________(2分) 3、“行者服而去”中“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3分) A.农夫耕田的时候,“数息而后一锄”,说明农夫是个懒惰的人。 B.行者解衣下田,最后累倒在田里,表现出他劳动非常卖力。 C.“乃子之术谬矣”中的“术”具体指耕作的方法技术等。 D.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方法正确,再难的事也变得容易了。 二、现代文阅读(29分) (一)阅读语段一(8分) 老北京的小胡同 萧乾 ①我是在北京的小胡同里出生并长大的。由于我那个从未见过面的爸爸在世时管开关东直门,所以东北城角就成了我的早年的世界。四十年代我在海外漂泊时,每当思乡,我想的就是北京的那个角落。我认识世界就是从那里开始的。 ②还是位老姑姑告诉我说,我是在羊管(或羊倌)胡同出生的。七十年代从“五七”干校回北京,读完美国黑人写的那本《根》,我也去寻过一次根。大约三岁上我就搬走了,但印象中我们家好像是坐西朝东,门前有一排垂杨柳。当然,样子全变了。九十年代一位摄影记者非要拍我念过中学的崇实(今北京21中),顺便把我拉到羊管胡同,在那牌子下面拍了一张。 ③其实,我开始懂事是在褡裢坑。十岁上,我母亲死在菊儿胡同。我曾在小说《落日》中描写过她的死,又在《俘虏》中写过菊儿胡同旁边的大院——那是我的仲夏夜之梦。 ④母亲去世后,我寄养在堂兄家里。当时我半工半读:织地毯和送羊奶,短不了走街串巷。高中差半年毕业(1927年冬),因学运被变相开除,远走广东潮汕。1929年虽然又回到北平上大学,但那时过的是校园生活了。我这辈子只有头十七年是真正生活在北京的小胡同里。那以后,我就走南闯北了。可是不论我走到哪里,在梦境里,我的灵魂总在那几条小胡同转悠。 ⑤啊,胡同里从早到晚是一què__动人的交响乐。大清早就是一阵接一阵的叫卖声。挑子两头是“芹菜辣青椒,韭菜黄瓜”,碧绿的叶子上还滴着水珠。过一会儿,卖“江米小枣年糕”的车子推过来了。然后是叮叮当当的“锔盆锔碗的”。最动人心弦的是街头理发师手里那把铁玩艺儿,嗞啦一声就把空气荡出yàngyàng____花纹。 ⑥北京的叫卖声最富季节性。春天是“蛤蟆骨朵儿大甜螺蛳”,夏天是莲蓬和凉粉儿,秋天的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