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三 第33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十三 第33讲

第33讲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考试说明 考查角度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2014·课标全国,29)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 考点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教材补充 『历史概念』 民族主义(Nationalism) 指将自我民族的利益为基础而进行的思想或运动。美国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民族主义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应该被看作是一种思想状态。”英国学者爱德华·卡尔认为:“民族主义通常被用来表示个人、群体和一个民族内部成员的一种意识,或者是增进自我民族的力量、自由或财富的一种愿望。”民族主义者以明确的准则为基础界定民族,以自其他民族区别,并据以判定“孰为民族之一员”。其准则可包含共同的语言、文化以及价值取向。 『史论观点』 三民主义的评价 同盟会的三民主义纲领,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它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在动员和组织群众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共和国的斗争中,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这个纲领又具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它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口号,反对封建主义也不彻底,尤其是没有着眼于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巧学妙用] [图示解史]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图示解史] 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漫画解史] 三民主义的局限性 [自主学习答案] 考点 革命暴力 封建帝制 土地问题 帝国主义 节制资本 国共合作 考法1 史料主旨类——三民主义的内涵 【考题1】 (2013·安徽文综,14)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实较种族政治两大问题同一重要。我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绸缪计,不可不杜渐防微,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欲解决社会问题,则平均地权之方法,乃实行之第一步。”由此可见(  ) A.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 B.民族民主革命比实现民生主义更重要 C.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 D.实现民生主义先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答案 C『』 明立意 从民生主义影响的角度考查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 抓关键 “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 清误区 本题为史料实证类选择题,难度中等。本题易错选D项,考生主观上认为民生主义是要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其实,平均地权并不主张废除封建土地制度,也就不能真正实现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也就得不到农民的支持。 『』 三民主义的内涵 (1)民族主义是前提。民族主义的重点是解决国家的独立自主和生存发展问题,是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实现的政治前提。 (2)民权主义是核心。民权主义从理论上解决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问题,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3)民生主义是基础。民生主义要解决人民的贫困、国家的富强问题,能够巩固前两个革命的成果,是三民主义的基础。考法2 史料主旨类——新三民主义对民主革命的推动作用 【考题2】 (2014·课标全国,29)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 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答案 C『』 明立意 从新三民主义影响的角度考查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 抓关键 “括号”是用来解释说明,“书名号”的出现,意味着材料的出处。根据材料的出处,了解作者、立场等。引号要么就是关键信息,要么就是强调的学科术语。 清误区 本题为表象本质类选择题,难度适中。考生对国民革命的指导思想片面认为是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事实上,国共两党进行的北伐战争,是以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为指导的。 『』 新三民主义对民主革命的推动作用 (1)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使革命的力量空前地团结壮大起来。 (2)在新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国民革命蓬勃发展,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利益与统治。 考法3 史料主题类——多角度认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史料一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孟子便主张民权”;“三民主义首渊源于孟子孟子实为我等民主主义之鼻祖”。“组织联邦共和政体将取欧美之民主以为模范,同时仍取数千年前旧有文化而融贯之”。“中国历代的考试制度合乎平民政治”;“从前设御史台谏的官,原来是一种很好的制度”;“采用外国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加入中国的考试权和监察权,连成一个很好的完璧”。 ——摘自《孙中山全集》 史料二 国民党一大宣言通过后,孙中山作了《对于国民党宣言旨趣之说明》,指出通过这个宣言“是本党成立以来破天荒的举动”“表明以后革命与从前不同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