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三 第34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十三 第34讲

第34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考试说明 考查角度 毛泽东思想 (2012·课标全国,31)俄国暴力革命与中国社会改造之路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考点一 毛泽东思想 教材补充 『史论观点』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意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开始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夺取全国政权之前在小块红色区域内建设和执掌政权的伟大尝试,毛泽东和边界党组织注重充分调动农民积极参与政治的热情,开创了组织农民参与政治活动的艰辛实践。农民通过参与组织工农革命政权、参与革命武装、开展土地革命、支持根据地经济建设实现了政治参与。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考点二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巧学妙用] [易错提醒]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包围城市是我国特殊的民主革命道路,而工农武装割据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具体实践方式。二者是紧密联系的,简言之,用割据的方式,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图示解史] 毛泽东思想的内涵及特点 [图示解史] 邓小平理论 [漫说历史]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 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 [自主学习答案] 考点一 《井冈山的斗争》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新民主主义论》 人民民主专政 《论十大关系》 考点二 解放思想 生产力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先进生产力 根本利益 考法1 史料主旨类——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考题1】 (2016·海南单科,16)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说:“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这几个政治口号,真是不翼而飞,飞到无数乡村的青年壮年老头子小孩子妇女们的面前,一直钻进他们的脑子里去,又从他们的脑子里流到了他们的嘴上。”该文描述的这一现象表明(  ) A.中国革命目标与民众需求相一致 B.国民党在农村调整扶助农工政策 C.中共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日益成熟 D.中国革命性质开始发生根本转变 答案 A『』 明立意 从毛泽东对国民革命思考的角度考查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 抓关键 “打倒军阀”“打倒土豪劣绅”“一直钻进他们的脑子里去,又从他们的脑子里流到了他们的嘴上”。 清误区 本题为史料主旨类选择题,难度适中。考生普遍对阶段特征不太重视,抓住了阶段特征,也就抓住了某一时期的历史脉络和本质,有助于从宏观上把握历史的走向。 『』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程 (1)萌芽——国民革命时期——强调重视农民及农村革命的作用。 (2)形成——井冈山时期——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3)成熟——延安时期——形成了系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4)新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走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等理论。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是其突出特点。 考法2 史论阐述类—— 毛泽东思想的内容和实质 【考题2】 (2017·天津文综,9)毛泽东说:“我们的国家现在是空前统一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迅速地改变了旧中国的面貌。祖国的更加美好的将来,正摆在我们的面前。”这段话出自(  ) A.《新民主主义论》B.《论联合政府》 C.《论人民民主专政》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答案 D『』 明立意 从毛泽东思想内涵的角度考查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 抓关键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于1957年,其背景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清误区 本题为历史推理类选择题,难度相对较小。解答该题时,紧紧把握题中信息“迅速地改变了”即可采用排除法得出正确答案。 『』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1)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从而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与建设道路。 (2)毛泽东思想同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他们在立场、观点、方法、基本原理上是一致的,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民主化,他不仅在内容上为马克思主义增添了许多新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在形式上也有所创新,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以自己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考法3 史料主题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及重大作用 史料一 第一,它的发生不能在任何帝国主义的国家,也不能在任何帝国主义直接统治的殖民地,必然是在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第二,中国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不是那种并未经过民主革命影响的地方第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所以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