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21课《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doc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21课《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21课《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课前预习,了解文学常识、写作背景,积累字词。 2.分角色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明确人物,理清结构,弄清线索,概括情节。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理清结构,弄清线索。 教学难点:概括情节。 教学方法:自学讨论式。 重点突破方法:抓住题目中关键词梳理线索,根据人线索和情节发展理清结构。 难点突破方法:引导学生采用恰当的筛选方法:排除法、检验法和比较法。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课文的作者是谁?(点鼠标)课文的体裁是什么呢?(点鼠标)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这篇童话的写作背景(点鼠标,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这段写作背景。) 《皇帝的新装》是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大师安徒生初期创作的作品,写于1837年。当时的丹麦人民身受本国封建统治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级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 二、自学——检测 1.关于童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往往采用拟人的修辞,举凡鸟兽鱼虫,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诸如思想感情,使他们人格化。)(点鼠标) 2.作品作者 本文选自《安徒生通话和故事选》,安徒生丹麦著名通话作家。他一生创作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大量优秀的童话作品。(点鼠标) 3.积累字词 炫(xuàn)耀? ? 称(chèn)职?妥(tuǒ)当??呈(chéng)报 钦差(qīn?chāi) 滑稽(jī)? 称(chēng)赞?陛(bì)下 骇(hài)人听闻? 随声附和(hè)赐(cì)给? ?御聘(yù?pìn) 头衔(xián) 爵(jué)士? 勋(xūn)章??愚蠢(chǔn) 称职:能够胜任所担当的职务。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已也跟着说什么,形容毫无主见,一味盲从。 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已坏到无法挽救。 4.明确人物 课文中出现的人物有皇帝、骗子、百姓、老大臣、诚实官员、骑士、典礼官员、爸爸、小孩,主要人物有皇帝。 三、自学——交流——展示 1.弄清线索 课文以“新衣”为线索,依次写了皇帝爱新衣,骗子织新衣,大臣、官员、皇帝看新衣、赞新衣,皇帝穿新衣、展新衣,小孩揭穿新衣真相。 2.概括情节 课文可以用“骗”这个字概括全部情节: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大臣、官员助骗,百姓传骗,小孩揭骗。 3.理清结构。 引子(1):皇帝爱新衣(概述皇帝的特点)。 开端(2-4):骗子织新衣(骗子诱骗皇帝上钩)。 发展(5-22):大臣官员、皇帝看新衣、赞新衣(骗子施展伎俩欺骗大臣官员、皇帝)。 高潮(23-32):皇帝穿新衣、展新衣(皇帝穿新衣游行的情形)。 结局(32-?36):小孩揭穿新衣真面目。 学法小结: (1)抓住题目中关键词梳理线索。 提示:在这个故事中大臣、官员和百姓骗人是主要的呢,还是受骗是主要的?大臣官员以讹传讹,百姓道听途说。 (2)采用恰当的筛选方法:排除法、检验法和比较法。 (3)依据故事线索和情节发展理清结构;用主谓句的格式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 5.课文第一段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故事破题,介绍主人公;概述皇帝的特点,为下文骗子欺骗皇帝埋下伏笔。 6.?全部用“骗子”作主语写几句话,重新叙述一下这个故事。这样叙述和课文相比有什么不足? 不能突出中心人物和主题思想。 板书设计: 情节 人物 结构 线索 a 骗 c(受) 皇帝 引子(1) B(爱)D(看、赞)E(穿、展) A 新衣 (新装) b(行) 骗子 开端(2-4) C(织) d(助) 大臣、官员 发展(5-22) D(看、赞) e(传) 百姓 高潮(23-32) ? f(揭) 小孩 结局(33-36) F(揭)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找出课文中不同人物的表现,概括人物形象,判断刻画人物形象所采用的方法。 2.根据人物形象深入理解课文故事情节,归纳主题思想。 3.拓展想象,强化对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的理解。 教学重点:概括、评价人物的思想性格和刻画人物形象所采用的方法。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课文故事情节,归纳主题思想。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与合作探究结合。 重点突破方法:回顾以前的方法,利用曾经的学习经验或者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 难点突破方法:强调认真审“题”,?采用恰当的筛选方法:排除法、检验法和比较法。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采用提问式开门见山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我们已经学过一节课了,同学们回忆一下上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我来提两个问题。凡是聪明的或者勇敢的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