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课件 (共34张).ppt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课件 (共34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课件 (共34张)

巩固提升 4、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黄河柔而无形的水比作“飞毯”“钢板”,形象地写出了黄河水势变化之大,将黄河博大的胸怀、壮阔的气势表现出来了。 课堂小结 祖国河山是美丽的,除了黄河,我们还有长江,还有青藏高原,还有大江南北的山山水水。我们要从小培养起热爱祖国的思想,时刻把祖国装在自己的心间。 课后板书 壶口瀑布 声:有刚有柔 势:凝重、猛烈 景:波澜壮阔 感:雄伟壮阔 刚柔相济 壶口瀑布的品质 黄河的品质 中华民族的精神 壶口瀑布 导入新知 还记得李白的那首《望庐山瀑布》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多么雄伟磅礴的气势! 今天,我们来学习梁衡的《壶口瀑布》,了解一下黄河的雄壮与伟大! 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思考下面问题。 1、作者一共写了几次去壶口瀑布的经历?作者详写了哪次经历? 2、能否用简练的语言说出什么是“壶口”? 3、壶口瀑布与其他地方的瀑布有什么不同? 4、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壶口瀑布的? 5、划分课文的段落层次,并概括段意。 整体感知 1、作者一共写了几次去壶口瀑布的经历?作者详写了哪次经历? 一共两次去了壶口瀑布。详写了第二次经历。 壶口瀑布 整体感知 2、能否用简练的语言说出什么是“壶口”? 沟底的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 整体感知 3、壶口瀑布与其他地方的瀑布有什么不同? 其他地方的瀑布都是由高处落下,人们仰观时才能见到它的雄奇与伟大,而壶口瀑布却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 整体感知 4、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壶口瀑布的? 形 水 石 正好形成一个丁字 刚柔并济 如蜂窝杂陈 整体感知 (2) (1) (3-5) 写我两次去壶口瀑布,引出后文 写我第一次去壶口瀑布的情形 写我第二次去壶口瀑布的情形 (6) 抒发感慨,赞美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5、划分课文的段落层次,并概括段意。 走近作者 梁衡,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著名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梁衡 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位于陕西省宜川县境内,黄河象一条腾飞的巨龙,穿行在西北黄土高原的秦晋大峡谷中,当流经壶口时,宽约400米左右的河水突然收束一槽,形成特大马蹄状瀑布群。主瀑布宽40米,落差30多米,瀑布涛声轰鸣,水雾升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为黄河第一大瀑布,也是我国仅次于贵州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 词语积累 寒噤(jìn) 推搡(sǎng) 雾霭(ǎi) 出轧(zhá) 汩汩(gǔ) 怒不可遏(è) 铸成(zhù)凿开(záo) 挟而不服(xié) 潺潺(chán) 凝重(níng)漩涡( xuán wō) 驰骋( chí chěng)霎时(shà)凹下去(āo) 词语积累 推搡:使劲推;推挤。 寒噤:寒战。 雾霭:雾气,形容雾气腾腾的样子。 出轧:(钢板)从轧钢机里出来。 汩汩:形容水流动的声音。 词语积累 怒不可遏:愤怒得不能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这里形容水势不可阻挡的样子。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被震聋了 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簇拥 护卫。多形容声势很大。 深层探究 1、细读第二部分,作者写雨季的瀑布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有什么作用? 隐隐如雷、震耳欲聋 一股劲地冲进去 水浸沟岸,雾罩乱石 雨季 气势磅礴,令人胆战心惊 声音 气势 景物 感受 深层探究 2、体会第二段中两个省略号的作用。 这两个省略号都表示还有话没说完,留给读者广泛的思考空间,让读者自己去体会瀑布磅礴的气势给人带来的视觉和心灵的体验。 深层探究 3、比较枯水季的壶口瀑布与雨季在声、势、景及感受方面有什么不同。 如丝如缕(柔)、轰然而下(刚) 其势如千军万马“凝重”“猛烈” 水浸沟岸,雾罩乱石 枯水季 雄伟壮阔、刚柔相济 声音 气势 景物 感受 黄河既有令人震撼的刚强的一面,也有如歌如画的柔美的一面(刚柔相济) 深层探究 4、作者第二次在壶口见到黄河,对它产生了不同于前次的感受,他想到了什么? 深层探究 5、第5段中作者为什么要写石呢?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