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网络伦理问题的形成与规避
网络伦理问题的形成与规避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的崛起和迅速普及,产生了一种新的全球性的社会组织形式——“网络社会”,它对传统的社会道德观念、伦理体系提出了挑战,使人们面临着技术上的“可能”与伦理上的“应该”的严峻挑战,并带来了许多政治、法律、伦理道德问题。本文就当前的网络伦理问题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 网络社会,伦理问题,网络伦理建设
Abstract: With the rise and spread of Internet, there is a new global social organization ,namely, net society. It brings up a challenge to the moral and ethics of traditional society, and makes people face the serious choice between the possibility oftechnique and the necessity of ethics along with the questions of politics ,law and ethics. This paper gives some consideration about net ethics concerning those questions.
Key words : net ethics ;moral problem;construction of cyber morality
随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Internet)已遍布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它在对现实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同时,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全球性的社会组织——网络社会。这种崭新的生存空间一方面为人类展现了美好的“数字化生活”的前景,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也导致了大量的社会问题的出现,如道德冷漠、人际沟通疏远、计算机犯罪、个人隐私受到威胁、信息垄断等网络伦理问题。国外把与网络建设有关的社会问题概括为“7P”,即privacy (隐私) 、piracy(盗版) 、pornography(色情) 、pricing(价格) 、policing(政策制定) 、psychology(心理学) 和protection of network (网络保护)。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切身地感受到网络的环境深深地影响着我们这一代人的情操。因此,建立相应的网络伦理规范,以避免网络技术被滥用和网络环境恶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
找到网络社会伦理问题的形成原因,是解决该问题的基本前提。网络道德问题异常复杂,其形成的原因也多种多样,首先应该从网络社会的特点分析。网络社会不同于现实社会,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 开放性:
网络信息的传播无国家和地域的约束,人们不受时空的限制自由交往。由此,各种不同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冲撞与融合也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而因特网的全球化,一方面可以使宗教信仰、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不同的人们,通过学习、交流和阅读等各种方式,增进彼此的沟通和理解。另一方面也使各种文化冲突日益表面化和尖锐化。落后的、非人性的和反社会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与先进的、合理的、与时俱进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并存,它们之间的冲突、碰撞与融合也就表面化、现实化了。因此,因特网的全球化,将使网络道德的开放性由可能转化为现实。
(二) 虚拟性:
网络社会是以网格技术支撑为基础的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和虚拟空间(Cyber space)。在现实交往中那些备受关注的特征,诸如性别、年龄、相貌、身份等都能借助虚拟网络得到隐匿和篡改,人们的行为变得“虚拟化”和“非实体化”。“在Internet 上,没人知道你是一只狗”形象地道出了网络地虚拟性特征。
(三) 自由性:
“个人至上”、“绝对自由”等口号充斥着网络社会。人们在网上可以自由选择信息、发布信息,其间一般没有严格的审查制度和核查系统,人们不必面对面直接打交道,从而摆脱了传统“熟人社会”众多的道德约束;网上没有国家和地域界限,现实社会中那种分地域设卡,设点管辖和控制的方式也不再起作用。虚拟社会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自由时空”。
(四) 非人性化:
网络虽为人们的交往与沟通提供了方便,但是隔着网络这种非人性化的交往中介,人们常常很难感受到对方的真实反应以及与自已相关利益的态度,这就是使人们的交往行为或多或少也非人性化了。
经过对以上网络社会的特点的分析,我认为,网络伦理问题的形成与下列因素有关:
(1)网络社会的结构缺陷
网络社会的结构与现实社会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粮库专用防雀网.pdf VIP
- 2025年重庆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给药的基本知识—口服给药法(护理技能课件).pptx
- 第2.1课 求职和应聘(撰写求职信和应聘书)-【中职专用】高二语文高效课堂(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pptx VIP
- 2025年重庆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2024年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招聘事业编制人员真题.docx VIP
- 重庆辅警考试题库及答案.doc VIP
- 重庆辅警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室外离心风机箱出口自由端防雨、防护及防虫网做法示意图.pdf VIP
- 重庆邮电大学801信号与系统2009-2022年考研真题.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