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假设”历史变迁与发展趋势研究.docVIP

“人性假设”历史变迁与发展趋势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性假设”历史变迁与发展趋势研究

“人性假设”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趋势研究   摘要:作为管理活动中的人性基础,“人性假设”概念的改观已经成为管理理念创新的逻辑前提,回顾历史上各种划时代的人性假设,对于管理结构和模式重新建造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深入理解和把握西方管理理念的前提下,对其中有关“人性假设”方面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的批判性分析,必将有助于人类最终实现效率和道德相互转化的符合人性的管理理想境界,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人性假设”;历史变迁;批判性分析;西方管理理论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3-0211-02      管理并不是一个纯粹经济学意义的范畴,而是一个超越经济范畴的社会历史范畴,进步的管理本身就蕴涵着对人的本质的深刻认识。“人性假设”概念的转变与发展,以及管理模式的不断完善,实质上就是管理向人性回归的过程,是从硬性管理向柔性管理转化的过程,也是人的主体性不断张扬的过程。   一、各时期管理理论与“人性假设”的对应关系   1.经验管理阶段:“工具人”假设的提出。在前泰勒时代,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高,管理范围往往只限于家庭或手工业作坊。与之相适应,这一时期的管理模式体现出以下几个特征:(1)绝对集权的领导方式。(2)威权和暴力是最为常见的整合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方法。(3)组织结构比较简单,管理方法主要是管理者的经验。(4)管理的首要目标是维护自身的权威与地位的稳定。这种基于“工具人”假设之上的管理模式虽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并推动着社会缓慢向前发展,但“工具人”假设的实质在于取消了管理对象的“人”的资格,认为他们并不具备人的本性,只是管理者实现其目的的手段。因此,这种假设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失去了合理性。   2.科学管理阶段:“经济人”假设的提出。随着社会的发展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早期,雇用工人的人性状态与奴隶、雇农相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产生了管理理论中经常提及的“经济人”假设[1]。经济人假设认为,人生来就是懒惰的,厌恶工作的,人受经济利益的刺激,只要有经济刺激,就会产生相应的行为。建立在“经济人”基础上的管理理论有:泰勒的科学管理、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韦伯的行政管理理论。这些理论的重点在于“物”而不是“人”,强调生产过程的科学化、标准化、程序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不太在乎组织成员之间的感情、交往、士气。   3.行为管理阶段:“社会人”假设的提出。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使建立于“经济人”假设之上的管理理论在实践中遇到了挫折,此时,“社会人”假设应运而生。“社会人”假设认为,生产效率的高低,主要由职工归宿感、被认同感的满足程度来决定。建立在“社会人”基础上的管理理论有:梅奥的行为管理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等[2]。这些理论认为,职工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职工的社交需要的满足是决定生产能力和效率的主要因素。在企业中广泛地存在非正式组织,在很大程度上,职工受非正式组织的影响要高于正式组织。领导能力也更多地体现于如何满足职工的社交需要和提高职工的士气。   4.现代管理阶段:“道德人”假设的提出。“道德人”概念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出现在管理学和应用伦理学中的一个热门话题。这种假设认为人性具有全面的本质。它不仅具有物质性、社会性、自我实现性等属性,而且也具有道德性,是物质性与道德性的统一体。并且,人们能够以道德自律的方式进行自我管理。虽然管理表面上看来是一种纯粹经济性质的活动,但管理关系主要表征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的本质就是如何对待人。有必要在学理意义上将伦理性(或“符合人性”)正式规入管理,以成为管理中与科学性同等地位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5.后现代管理阶段:“创新人”假设的提出。新一轮管理创新高潮以流程的改革、组织的修炼和管理文化创新为主要内容,其中明显地透露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组织竞争不在于组织外延(如组织规模)的扩张,而在于组织内涵(主要是组织创新潜能)的激发。这种新的管理理念把聚焦点集中到了人的创造性本质之上,认为人的本质只存在于人不断创造文化的辛勤劳作之中。对此,西方学术界公认的20世纪最重要思想家之一的恩斯特?卡西尔有过如下论述:“从事历史创造活动的人,尽管在不同的活动中的具体目标、具体结果、具体过程各不相同,但都必然地趋向于一个共同的总目标、总结果、总过程――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把自己塑造成真正意义上的人。”[3]   二、研究方法梳理:凸显了对“绝对正确人性”趋近的无限追求   1.趋势之一:从静态研究向动态研究过渡。泰勒所倡导的科学管理理论移植于科学方法论,具有标准化、规范化、数量化等知识特性,但是人性问题是一种非标准、无法数量化的,所以静态的研究并不能真正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