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教师用书: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课 Word版含答案.docxVIP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教师用书: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课 Word版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教师用书: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课 Word版含答案

[时空坐标][知识线索]1.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叶,是社会生活变迁的第一阶段。由于外来文化的介入以及崇洋习气的熏染,中西合璧、不土不洋成为这一阶段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变迁的突出特征。2.20世纪50年代以后,民众生活面貌焕然一新,但也受到了政治生活的严重影响。3.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科技在民众生活中的影响逐渐增强。20世纪末以来,在信息浪潮的冲击下,互联网正在迅速改变着民众的生活。第1课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目标导航]课程标准学习目标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1.掌握近代服饰、饮食、居室建筑变化的表现及特点,理解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动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2.掌握近代以来社会习俗变革的表现,探讨影响社会习俗变革的原因。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1.变化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2.中国近代服饰的变化(1)男子服饰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西装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辛亥革命后,中山装成为中国男子的标准服装。(2)女子服饰向合身适体、短袍窄袖的方向发展。经过改革与创新后的旗袍,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3)特征:中西合璧。3.中国现代服饰的变化(1)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山装和以列宁装、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一度受到青睐。(2)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受政治的影响,盛行军装和“干部服”。(3)改革开放后:由穿得暖向穿得好、穿得时尚、穿得个性过渡。[思维点拨] (1)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产物,社会生活的变迁,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2)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深受西方外来文明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化色彩。[归纳总结] 近现代男女服饰变化的主要特征(1)近代特征:中西合璧、新旧并存。(2)改革开放前的特征:政治性、保守性明显,朴素单一。(3)改革开放后的特征:新颖款式层出不穷,与国际接轨。二、并行于世的中西餐1.传统菜系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四大菜系得以在近代发展和最终形成。2.西方饮食(1)传入:从19世纪40年代起。(2)西式餐馆:最初由外国人经营,之后在各通商口岸陆续出现由中国人经营的西餐馆。(3)西式糖果糕点与饮料也受到国人的欢迎。3.中西区别烹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环境、礼节要求都存在明显区别。4.重要影响(1)一些西餐中常用的原料开始大量进入百姓饭桌。(2)西菜、西点逐渐成为国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居室建筑的演进1.传统住宅四合院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2.西式住房(1)出现:鸦片战争后,在租界等外国人集中居住区开始大量出现。(2)影响:中国的居室建筑开始融入西式建筑的特点。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四、习俗风尚的变革1.原因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的影响。2.表现(1)婚姻风俗①古代:缔结婚约凭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②近代:开始主张婚姻自主,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③现代: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2)丧葬风俗①近代:丧礼趋于简化,并出现带有西方色彩的新式丧礼。②现代:殡葬风俗由土葬开始向火葬改革。(3)其他风俗①民国成立后,开展了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等活动。②公历在官方活动中得以实施,点头鞠躬、握手成为社交场合中的常见礼节。(4)思想观念:旧道德、旧礼教遭到批判,女子获得了受教育的权利,开始步入社会。[思维点拨] 社会生活变迁主要发端于通商口岸的原因(1)这些地区最早受到西方的侵略,“西学东渐”的影响较早,也较为深入。(2)这些地区在历史上商品经济就比较繁荣,人们的思想比较开放,受封建思想的影响比较小。(3)这些地区人员流动性较强,家族、宗族的血缘关系受到严重冲击,个性比较自由。[深化总结]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实质上就是中国近代化的历程。随着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明走向了近代化,中国的社会生活也逐渐文明化、民主化。 主题 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1.近代服饰的变化史料 服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社会的变迁。例如: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魏时期孝文帝“更姓易服”,唐女装“袒露”与宋女装“清雅”,民国时期“中山装”流行。[史料解读]划线信息中“折射着社会的变迁”“民国时期”反映出服饰变化受时代、观念的影响。[问题思考]从史料中可以归纳出服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提示 受时代、观念、文化交流影响。2.婚俗的变化史料 新旧婚礼情况对照表旧式婚姻情况新式婚姻情况1.父母之命,媒妁之言2.问名(互问庚帖卜之)3.会新(即订婚)4.请期(男家备糕点、请柬、说明迎娶日期及注意事项)5.纳采(男家备礼纳之女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